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 第1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基本思路 | 第10页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计的创新点 | 第10页 |
四、研究的主要方式、方法 | 第10-11页 |
(一)主要方式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文献综述 | 第11页 |
六、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第11-13页 |
(一)使“邢台十中绿色课堂”更为完善 | 第11-12页 |
(二)使“邢台十中绿色课堂”操作性更强 | 第12页 |
(三)使“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为教学服务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邢台十中绿色课堂”综述 | 第13-29页 |
一、“邢台十中绿色课堂”提出与发展 | 第13页 |
二、“邢台十中绿色课堂”的概念 | 第13-14页 |
三、“邢台十中绿色课堂”的发展过程以及理念内涵 | 第14-16页 |
(一)“邢台十中绿色课堂”发展过程 | 第14-15页 |
(二)“邢台十中绿色课堂”基本模式及要求 | 第15页 |
(三)“邢台十中绿色课堂”实施意义 | 第15-16页 |
四、“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其它课堂模式的对比 | 第16-20页 |
(一)“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传统课堂对比及优势 | 第16-17页 |
(二)“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杜郎口高效课堂的对比 | 第17-18页 |
(三)“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其它高效课堂形式的对比 | 第18页 |
(四)“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中老师、学生及家长的成长与变化 | 第18-20页 |
五、“邢台十中绿色课堂”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 第20-29页 |
(一)学生健康成长 | 第20-24页 |
(二)老师不断进步 | 第24-27页 |
(三)学校收获成功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契合点 | 第29-41页 |
一、“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生活教育”理论的契合 | 第29-33页 |
(一)“生活即教育”理论 | 第29-30页 |
(二)“社会即学校”理论 | 第30-31页 |
(三)“教学做合一”理论 | 第31-33页 |
二、“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契合 | 第33页 |
三、“邢台十中绿色课堂”与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契合 | 第33-36页 |
(一)关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 | 第34页 |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的方面 | 第34页 |
(三)实施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方面 | 第34-36页 |
四、从陶行知的教育“八字箴言”看“邢台十中绿色课堂” | 第36-41页 |
(一)“实”字 | 第36页 |
(二)“活”字 | 第36-37页 |
(三)“真”字 | 第37页 |
(四)“创”字 | 第37页 |
(五)“爱”字 | 第37-38页 |
(六)“新”字 | 第38页 |
(七)“行”字 | 第38页 |
(八)“人”字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