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一、政策背景 | 第10页 | 二、现实背景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2-20页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 第13-17页 |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三、湘西职业教育的研究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一、民族地区 | 第20页 |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第20-21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二、个案研究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湘西自治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状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体系建设的结构 | 第22-26页 | 一、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衔接 | 第22-24页 |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 | 第24-26页 | 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对接 | 第26页 | 第二节 体系建设的布局 | 第26-29页 | 一、专业布局 | 第27-28页 | 二、学校布局 | 第28页 | 三、办学布局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体系建设的终身一体 | 第29-33页 | 一、职业辅导教育 | 第29-30页 | 二、职业继续教育 | 第30-31页 | 三、劳动者终身学习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湘西自治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问题分析 | 第33-45页 | 第一节 体系结构的灵活开放性欠缺 | 第33-37页 | 一、中高职衔接不畅 | 第33-35页 | 二、普职教育融通不足 | 第35-36页 | 三、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体系的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吻合度不高 | 第37-42页 |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离 | 第37-41页 |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存在空档 | 第41页 | 三、民族特色专业开发力度不够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体系的地方服务功能不到位 | 第42-45页 | 一、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不准确 | 第42-43页 | 二、职业教育服务资源短缺 | 第43页 |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程度较低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湘西自治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对策 | 第45-58页 | 第一节 完善体系结构,增强立交沟通与内外衔接 | 第45-50页 | 一、依托湘西职教集团,完善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 第45-46页 | 二、拓宽普职沟通路径,推进普职深度融合 | 第46-48页 | 三、深化校、区合作,构建双主体育人新模式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改善专业布局,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 第50-53页 | 一、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 第50-51页 | 二、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弥补供需空档 | 第51-52页 | 三、注重民族特色专业建设,有效发挥地区优势 | 第52-53页 | 第三节 注重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区域服务能力 | 第53-58页 | 一、树立正确职业教育服务意识 | 第53-54页 | 二、拓宽职业教育服务渠道 | 第54-56页 | 三、优化职业教育扶贫制度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