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转型升级的旅游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 第12-13页 |
1.1.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3.1 能力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2 能力本位教育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2.1 国外能力本位教育的研究 | 第15页 |
1.3.2.2 中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研究 | 第15-17页 |
1.3.3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3.1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借鉴 | 第17-18页 |
1.3.3.2 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4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 | 第19-21页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养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 第23-38页 |
2.1 理论基础—能力本位理论 | 第23-27页 |
2.1.1 能力本位的能力观 | 第23-25页 |
2.1.1.1 能力的定义 | 第23-24页 |
2.1.1.2 职业能力观的演变 | 第24-25页 |
2.1.2 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 第25-27页 |
2.2 实践基础—旅游行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 第27-38页 |
2.2.1 旅游行业职业能力需求的抽样分析 | 第28-29页 |
2.2.2 旅游行业工作岗位之能力需求 | 第29-32页 |
2.2.2.1 旅游专业对接的工作岗位调查分析 | 第29-30页 |
2.2.2.2 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2.2.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 | 第32-38页 |
2.2.3.1 职业能力的需求 | 第32-33页 |
2.2.3.2 职业能力的构成 | 第33-38页 |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能力养成要素不充分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 第38-50页 |
3.1 课程能力养成要素在课程体系中的体现 | 第38-39页 |
3.2 课程体系对能力养成要素设计不充分之分析 | 第39-50页 |
3.2.1 课程体系目标对职业能力无明确的指向 | 第39-40页 |
3.2.2 课程设置与旅游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匹配 | 第40-44页 |
3.2.2.1 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的定位不匹配 | 第41-43页 |
3.2.2.2 专业课程没有面向产业发展中岗位能力的需要 | 第43-44页 |
3.2.3 课程内容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 | 第44页 |
3.2.4 实践教学未有效对接旅游企业的能力需求 | 第44-45页 |
3.2.5 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 第45-46页 |
3.2.6 课程评价缺乏对职业能力的考量 | 第46-47页 |
3.2.6.1 课程评价标准缺乏对能力要素的考量 | 第46页 |
3.2.6.2 课程评价主体缺乏对能力要素的考量 | 第46-47页 |
3.2.6.3 课程评价方式缺乏对能力要素的考量 | 第47页 |
3.2.7 课程体系的实施机制不完整 | 第47-50页 |
3.2.7.1 职业教育特征的课程教材缺乏 | 第47-48页 |
3.2.7.2 “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缺失 | 第48页 |
3.2.7.3 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缺乏 | 第48-50页 |
4 基于能力本位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 第50-66页 |
4.1 明确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 | 第51-52页 |
4.1.1 总目标 | 第51-52页 |
4.1.2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 | 第52页 |
4.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规划课程设置 | 第52-57页 |
4.2.1 基于能力本位构架课程规划路径 | 第52-53页 |
4.2.2 依据职业能力的分析开设课程 | 第53页 |
4.2.3 构建能力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 第53-57页 |
4.3 围绕职业能力设计课程内容 | 第57页 |
4.4 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 | 第57-60页 |
4.4.1 围绕职业能力设置综合实践课程 | 第58页 |
4.4.2 深化“双证制”实践教学改革 | 第58-59页 |
4.4.3 保障校内外实训条件的要求 | 第59-60页 |
4.5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 第60-63页 |
4.5.1 抽样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 第60页 |
4.5.2 确定教学模式 | 第60-61页 |
4.5.3 选择教学方法 | 第61-63页 |
4.6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 第63-64页 |
4.6.1 评价标准能力化 | 第63页 |
4.6.2 评价主体客观化 | 第63页 |
4.6.3 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63-64页 |
4.7 基于能力本位优化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 | 第64-66页 |
4.7.1 教材保障 | 第64页 |
4.7.2 师资保障 | 第64-65页 |
4.7.3 激励机制保障 | 第65-66页 |
5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对接课程 | 第71-73页 |
附录2 湖南网络工程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 第73-75页 |
附录3 访谈旅行社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的提纲内容 | 第75-76页 |
附录4 旅行社管理人员的访谈内容 | 第76-80页 |
附录5 访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师提纲内容 | 第80-81页 |
附录6 关于湖南网络工程职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