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录像分析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研究--以两位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问题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 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 第11页 | ·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 第11页 | · 引导教学反思,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25页 | · 课堂互动的涵义 | 第13-14页 | · 互动的含义 | 第13页 | · 数学课堂互动 | 第13-14页 | · 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 交往教学论 | 第15页 | · 符号互动理论 | 第15-16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 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17页 | · 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综述 | 第17-23页 | · 国外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国内关于课堂互动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3-25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第25-35页 | · 录像研究方法的分析 | 第25-26页 | · 课堂互动的研究过程 | 第26-35页 | ·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6页 | · 数据的收集 | 第26-28页 | · 课堂互动的编码 | 第28-35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第35-47页 | · 课堂互动的整体情况分析 | 第35-44页 | · 课堂互动的环节与水平分析 | 第35-36页 | · 课堂互动技能与学生回答的分析 | 第36-42页 | · 课堂互动教师语言与学生回答的分析 | 第42-44页 | · 教师A和B的课堂互动情况对比 | 第44-47页 | · 两位教师教学语言的对比分析 | 第44页 | · 两位教师互动技能的对比 | 第44-47页 | 第5章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策略的建议 | 第47-51页 | · 转变教师信念,树立课堂互动意识 | 第47-48页 | · 以漏斗互动为基础,逐步转向聚焦互动 | 第48页 | · 合理使用数学教学语言,引发高水平问答 | 第48-51页 | 结束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7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