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选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班主任班级管理概论 | 第18-30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 班主任的定义 | 第18页 | · 班级管理的定义 | 第18-19页 | · 管理艺术的定义 | 第19页 | · 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0页 | ·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 权变管理理论 | 第21页 | · 归因理论 | 第21-22页 | · 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特征 | 第22-24页 | · 社会主体性 | 第22页 | · 终身教育性 | 第22-23页 | · 民主合作性 | 第23-24页 | · 集体学习性 | 第24页 | ·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 | 第24-30页 | · 班级常规建设 | 第24-26页 | · 班级文化建设 | 第26-27页 | · 班级团体建设 | 第27-30页 | 第3章 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重新审视 | 第30-38页 | · 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过分集权化管理 | 第30-31页 | · 缺乏人格魅力 | 第31页 | · 缺少心理辅导 | 第31-32页 | · 忽视赏识迁移 | 第32页 | · 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第32-38页 | · 民主的领导者 | 第32-34页 | · 科学的管理者 | 第34-35页 | · 幸福的组织者 | 第35-36页 | · 激情的教育者 | 第36-38页 | 第4章 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有效策略 | 第38-50页 | · 强化领导责任意识 | 第38-40页 | · 班主任要不断丰富自身素养,提高人格魅力 | 第38页 | · 班主任要注重班干部的培养,强化班级责任意识 | 第38-39页 | · 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做好因材施教 | 第39-40页 | · 班主任要有严谨的组织管理能力,推动班级合作化 | 第40页 | · 加强人文关怀 | 第40-43页 | · 全方位多元化地了解学生 | 第40-41页 | · 换位思考,用真诚感染学生 | 第41-42页 | · 耐心倾听,巧用方法排忧解难 | 第42页 | · 整体总动员,建立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 第42-43页 | · 重视心理疏导 | 第43-46页 | · 积极疏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第43-44页 | · 感知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与需求 | 第44页 |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 第44-45页 | · 构建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 | 第45-46页 | · 促进激励认同 | 第46-50页 | · 合作式激励 | 第46页 | · 信任式激励 | 第46-47页 | · 放权式激励 | 第47页 | · 影响式激励 | 第47-48页 | · 宽容式激励 | 第48页 | · 目标激励法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