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 梅花简介 | 第12页 |
2 抗寒育种 | 第12-17页 |
· 植物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梅花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3 CBF/DREB1基因简介 | 第17-26页 |
· 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 CBF/DREB1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 CBF/DREB1转录因子所属家族特点 | 第18-20页 |
· CBF/DREB1基因的发现历程 | 第20-22页 |
· CBF/DREB1基因与蛋白的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 CBF/DREB1串联基因的作用特点 | 第23-24页 |
· CBF/DREB1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 | 第24-25页 |
· CBF/DREB1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PmCBF/DREB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特性 | 第2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 材料 | 第27-28页 |
· cDNA材料 | 第27页 |
· 酶与生化试剂 | 第27-28页 |
· 载体质粒与菌株 | 第28页 |
· 仪器 | 第28页 |
· 方法 | 第28-32页 |
· 梅花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 RACE技术扩增PmCBF/DREB1基因全长 | 第29-30页 |
· PmCBFa和PmCBFb基因区间DNA片段扩增 | 第30页 |
· 片段回收与T-载体连接 | 第30-31页 |
· 转化克隆与测序 | 第31页 |
· 序列分析软件和网站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 梅花CBF/DREB1基因克隆 | 第32-35页 |
· 简并引物扩增PmCBF/DREB1基因保守片段 | 第32页 |
· RACE技术扩增PmCBF/DREB1基因全长 | 第32-33页 |
· gDNA上PmCBF/DREB1串联片段扩增 | 第33-35页 |
· 梅花CBF/DREB1基因序列分析 | 第35-41页 |
· 梅花CBF/DREB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 | 第35-36页 |
· ‘雪梅’、杏梅同源基因与预测蛋白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 梅花CBF/DREB1与其他植物DREB1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 | 第37-40页 |
· 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 关于引物设计 | 第41页 |
· 关于RACE扩增 | 第41-43页 |
第三章 PmCBF/DREB1基因在逆境下的表达分析 | 第43-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 材料 | 第43页 |
· 方法 | 第43-46页 |
· 处理和采样方案 | 第43-44页 |
· RNA提取与反转录 | 第44-45页 |
· 半定量RT-PCR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 RNA提取结果 | 第46页 |
· 人工低温处理下梅花CBF/DREB1同源基因表达分析 | 第46-47页 |
· 自然干旱处理下梅花CBF/DREB1同源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页 |
· 机械扰动下梅花CBF/DREB1同源基因表达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 RNA提取与纯化 | 第48页 |
· 内参基因与引物选择 | 第48-49页 |
· PmCBF/DREB1基因的表达特点 | 第49-50页 |
第四章 PmCBFb基因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烟草转化 | 第50-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 材料 | 第50-52页 |
· 载体与感受态 | 第50页 |
· 植物材料 | 第50页 |
· 酶与其他材料 | 第50-51页 |
· 转化培养基 | 第51-52页 |
· 方法 | 第52-54页 |
· 菌株活化与质粒提取 | 第52页 |
· 双酶切及片段回收 | 第52-53页 |
· 表达载体连接与转化农杆菌 | 第53页 |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53页 |
· 转基因苗PCR检测 | 第53-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54页 |
· 转基因苗PCR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 烟草转化 | 第55页 |
· 转基因烟草苗的检测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转基因烟草苗人工低温生理胁迫实验 | 第56-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材料 | 第56-57页 |
· 植物材料 | 第56页 |
· 生化试剂 | 第56-57页 |
· 仪器 | 第57页 |
· 方法 | 第57-58页 |
· 低温抗性实验设计 | 第57页 |
· 试剂配制 | 第57页 |
· 生理指标检测方法 | 第57-58页 |
· 计算方法 | 第5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 SOD活性值测定结果 | 第58-60页 |
· 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 | 第60-61页 |
·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 | 第61-63页 |
· 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63-65页 |
3 讨论 | 第65-68页 |
· 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 基因功能 | 第66-68页 |
第六章 前景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致谢 | 第7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