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核盘菌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核盘菌分类地位、寄主及危害 | 第10-11页 |
·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 主要症状 | 第12页 |
· 致病机理 | 第12-13页 |
· 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页 |
· 枯草芽抱杆菌的防病潜力 | 第15-16页 |
· 芽孢杆菌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 第16-17页 |
·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溶菌作用 | 第17页 |
· 竞争作用 | 第17-18页 |
· 拮抗作用 | 第18页 |
· 促生作用 | 第18-19页 |
· 诱导抗性 | 第1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9-20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课题意义及其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油菜菌核病拮抗生防菌的分离和筛选 | 第22-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 样本的采集 | 第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拮抗菌株的分离 | 第22-23页 |
· 待测菌株的纯化 | 第23页 |
· 平板对峙实验 | 第23-24页 |
· 离体叶片测定 | 第24页 |
· 菌株BsK-106对油菜大田实验防治效果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 拮抗菌株的分离 | 第25-26页 |
· 平板对峙培养实验 | 第26-28页 |
· 离体叶片测定 | 第28-30页 |
· 菌株BsK-106对油菜大田实验防治效果 | 第30-34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BSK-106的鉴定 | 第35-56页 |
1 材料及方法 | 第35-44页 |
· 供试菌株及试剂 | 第35页 |
· 生防菌株BsK-106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5-38页 |
· 生防菌BsK-106常规鉴定 | 第38-43页 |
· BsK-106的形态学观察 | 第38-40页 |
· BsK-106的生理生化测定 | 第40-43页 |
· 菌株BsK-106的生物学鉴定 | 第43-44页 |
·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3页 |
· pH值对菌株BsK-106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第43页 |
· 温度对Bsk-106菌株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第43-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 生防菌株BsK-106的分子鉴定 | 第44-47页 |
· 16SrDNA序列测定 | 第44-45页 |
· BsK-106菌株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45-47页 |
· 常规鉴定 | 第47-53页 |
· 菌落的形态观察 | 第47-48页 |
· 菌体的形态观察 | 第48-49页 |
· 菌株BsK-106的生理生化测定 | 第49-53页 |
· 菌株BsK-106的生物学特性 | 第53-55页 |
· BsK-106菌体数量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53页 |
· pH值对菌株BsK-106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温度对菌株BsK-106生长的影响 | 第54页 |
· 菌株BsK-106在不同培养时间内的生长情况 | 第54-5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BSK-106对核盘菌的抑制机理 | 第56-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菌株BsK-106的发酵液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第56-57页 |
· 菌株BsK-106的发酵液对油菜的根际促生作用 | 第57页 |
· 与诱导抗性相关的几种酶活力的测定 | 第57-59页 |
· 细菌悬浮液的制备 | 第57页 |
· 接种处理 | 第57页 |
· 几种与诱导抗性相关的酶提取及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57-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 菌株BsK-106的发酵液对核盘菌菌核萌发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菌株BsK-106的发酵液对油菜的根际促生作用 | 第60-61页 |
· 与诱导抗性相关的几种酶活力的测定 | 第61-6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