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基于BIM的建筑物碳足迹评价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1: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分类2: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基于BIM的建筑物碳足迹评价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碳足迹及其相关概念第13-15页
    1.4.1 碳排放与碳足迹第13页
    1.4.2 碳足迹的起源与发展第13-15页
    1.4.3 碳足迹因子第15页
  1.5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第15-16页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6.1 研究内容第16页
    1.6.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1.7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碳足迹评价模型的建立第19-36页
  2.1 碳足迹评估标准第19-20页
    2.1.1 GHG P rotocol标准第19页
    2.1.2 PAS2050标准第19页
    2.1.3 ISO 14064标准第19-20页
    2.1.4 TSQ0010标准第20页
    2.1.5 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第20页
  2.2 碳足迹计量方法第20-21页
    2.2.1 实测法第20-21页
    2.2.2 投入产出法第21页
    2.2.3 排放系数法第21页
  2.3 评价范围说明第21-24页
    2.3.1 温室气体范围第21-22页
    2.3.2 碳足迹评价时间界定第22-23页
    2.3.3 碳足迹评价空间范围第23页
    2.3.4 碳排放源范围界定第23-24页
  2.4 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第24-31页
    2.4.1 碳足迹因子选取原则第24-25页
    2.4.2 能源碳足迹因子第25-27页
    2.4.3 建筑材料碳足迹因子第27页
    2.4.4 施工机械碳足迹因子第27-29页
    2.4.5 运输过程碳足迹因子第29-31页
  2.5 温室气体计算方法第31-34页
  2.6 评价指标第34-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BIM在建筑碳足迪评价的应用研究第36-42页
  3.1 BIM介绍第36-38页
  3.2 BIM 的4D、5D概念第38页
  3.3 基于BIM的建筑碳足迹计算方法第38-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建筑施工碳足迹核算系统第42-56页
  4.1 系统简介第42-44页
  4.2 系统功能计算设计原理第44-48页
    4.2.1 工程量清单计算第44-47页
    4.2.2 碳足迹计算第47-48页
  4.3 系统操作方法示例第48-54页
    4.3.1 案例概况及计算说明第48-50页
    4.3.2 系统操作步骤演示第50-54页
  4.4 系统可靠性校核第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建筑物碳足迹评价实证分析第56-70页
  5.1 案例概况第56-57页
    5.1.1 使用功能情况第56页
    5.1.2 数据完整度情况第56-57页
  5.2 碳足迹总体水平分析第57-60页
    5.2.1 低碳标准模拟评价第58页
    5.2.2 碳排放源贡献趋势分析第58-59页
    5.2.3 碳足迹强度分析第59-60页
  5.3 不同地区碳足迹水平对比分析第60-68页
    5.3.1 不同地区建筑材料用量差异分析第61-63页
    5.3.2 不同地区建筑材料碳足迹差异分析第63-65页
    5.3.3 不同地区施工机械碳足迹差异分析第65-68页
    5.3.4 不同地区碳足迹强度差异分析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A 大连某住宅项目工程量清单第75-77页
附录B 大连某住宅项目碳足迹清单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本篇论文共82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基于BIM的建筑物碳足迹评价研究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绿色建筑评价体
供热环网水力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独立供水分区优化降漏控制系统的研
基于OpenWrt的智能路由系统研究与实
等造价混凝土框架抗震倒塌安全储备
低性能RC结构倒塌安全储备与FRP抗震
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过程区及裂缝
考虑频谱特性的主余震作用下结构损
水源水库滨库湿地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钢筋—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粘结性
中英两国工业化建筑系统(IBS)的比
核电厂楼层谱拟合算法研究及应用
侵蚀坑作用下承插式埋地管道完整性
冰区海上升压站整体结构安全评价
电梯对重—导轨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发动机再制造清洗技术生命周期成本
换热器凹槽通道中流体流动的实验与
基于Aspen Plus和遗传算法的热工流
燃气轮机废热吸收式制冷进气冷却系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及相关节能研
营口港锅炉除尘脱硫改造项目后评价
营口港鲅鱼圈港区照明节能改造案例
横管降膜流动特性与液膜分布规律的
CFD/DSMC耦合法在微尺度气体流动与
带翼型围带涡轮叶栅气动性能数值与
液滴和喷雾碰壁的实验研究
660MW超临界CFB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特
液滴撞击热壁面蒸发换热的数值模拟
柴油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表面网格优
流体诱导换热器管束振动的研究
内燃机亚临界/超临界燃油喷雾的大涡
自由空间内单喷嘴纳米流体冲击射流
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区的建模与动态仿
湿空气流经平翅片管表面传热传质的
燃气轮机真实环形燃烧室大涡模拟
换热面CaSO4结垢过程的
规则排列多孔介质通道内流体流动和
涡轮级动叶叶顶间隙泄漏控制研究
我国区域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分析
柴油机质量信息追溯管控系统研究
硅基微热管传热性能优化及其应用
某柴油机机体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分
二氧化碳井筒注入与咸水层封存传热
某增压柴油机性能模拟及优化分析
基于有限元与多体动力学的曲轴系分
正反扭转扭带在圆管内层流换热特性
分子筛SCR催化剂降低柴油机NO_x反应
某高原柴油机缸盖三相耦合换热及应
某柴油机润滑系统一维仿真模拟及分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SCRF的数值模
大功率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数值模拟研
基于ANSYS和ADAMS仿真的非对称机体
柴油机交叉孔喷嘴自由喷雾与平板碰
模拟冷却塔控制系统设计
DD6合金高温持久强度与壁厚效应关系
微尺度液—汽相变传热的分子动力学
水平管降膜流动与双相变耦合传热的
哈萨克斯坦能源资源的多矢量政策
碳纳米管接触热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
红沿河核电站500kV变压器故障监测与
CPR1000核电站厂用电系统结构与切换
红沿河核电公司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改
全面质量管理在核电安全壳施工管理
基于一维和三维耦合模型的偏滤器烘
C公司核电项目管理案例研究
负氢离子源的整体模型模拟研究
金属玻璃Ni623
寒区核电泄爆装置力学参数测试研究
LHNP核电公司备品备件采购管理模式
氮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耐辐照性能的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核电爆破阀动力学
生物质螺旋式热解及产物特性研究
大型海藻浒苔的水热处理及产物高值
海上浮式风机动力响应的时域耦合分
基于WSN的智能变电站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DSP28335的变压器风冷调速系统
降低配电网低压线损的分析及对策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运行性能试验与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电能质量监测
35kV及以下电缆线路故障分析及对策
 
BIM技术论文 碳足迹论文 建筑物化阶段论文 快速评价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祝**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