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口语中推论性话语标记语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文学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口语中推论性话语标记语研究
论文目录
 
List of Abbreviations第1-5页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摘要第10-12页
Chapter 1 Introduction第12-17页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第12-14页
  1.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第14-15页
  1.3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第15-17页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第17-37页
  2.1 Discourse Markers第17-23页
    2.1.1 Terminological Diversity第17-19页
    2.1.2 Defini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第19-20页
    2.1.3 Classifications of Discourse Markers第20-23页
      2.1.3.1 Halliday and Hasan’s Classifications第21页
      2.1.3.2 Schiffrin’s Classifications第21页
      2.1.3.3 Blackmore’s Classifications第21-22页
      2.1.3.4 Fraser’s Classifications第22-23页
  2.2 Previous Studies on Discourse Markers第23-31页
    2.2.1 The Studies on Discourse Markers Abroad第23-28页
      2.2.1.1 The Grammatical-pragmatic Approach第24-26页
      2.2.1.2 The Semantic-pragmatic Approach第26-27页
      2.2.1.3 The Cognitive-pragmatic Approach第27-28页
    2.2.2 The Studies on Discourse Markers at Home第28-31页
  2.3 Theoretical Foundation—Relevance Theory第31-36页
  · Summary第36-37页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第37-46页
  3.1 Research Questions第37页
  3.2 Research Method第37-40页
    3.2.1 Corpus-based Approach第37-39页
    3.2.2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第39-40页
  3.3 Research Instruments第40-43页
    3.3.1 Corpora Used第40-41页
      3.3.1.1 British National Corpus第40页
      3.3.1.2 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第40-41页
    3.3.2 Analytical Tools第41-43页
  3.4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第43-45页
  3.5 Data Analysis第45页
  · Summary第45-46页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第46-60页
  4.1 The Overview of Inferential Discourse Markers第46-47页
  4.2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erential Discourse Markers in the Two Corpora第47-55页
    4.2.1 Frequency of the IDMs Used in SECCL and BNC第47-50页
    4.2.2 Distribution of Syntactical Positions in SECCL and BNC第50-53页
    4.2.3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Using IDMs第53-55页
      · Differences第53-54页
      · Similarities第54-55页
  4.3 General Discussion第55-59页
    4.3.1 The Problems in Using IDMs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第55-56页
      4.3.1.1 The Overused Inferential DMs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第55-56页
      4.3.1.2 The Underused Inferential DMs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第56页
    4.3.2 Influencing Factors第56-59页
      4.3.2.1 Negative Pragmatic Transfer第56-57页
      4.3.2.2 Limited Linguistic Input第57-59页
  · Summary第59-60页
Chapter 5 Conclusions第60-65页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第60-62页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第62-63页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第63-65页
Bibliography第65-70页
Acknowledgements第70-71页
Publications第71 页

本篇论文共7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英
工作记忆广度对大学英语六级句子理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衔接与连贯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政治新闻批评话
活动理论视角下基于网络的英语写作
评价理论框架下的国内网络流行语研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字本位研究
新短语结构中的论元结构构式习得--
频次对二语习得中隐喻的影响:基于
血塞通及L-NNA对家兔脑纹状体出血后
小鼠和山羊性成熟前卵巢卵泡发育与
尼罗罗非鱼MH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
外源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
桑树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的研究
羊主要先天性免疫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生后发育时期济宁青山羊乳腺中ER、
3T3-L1细胞及小鼠子宫颈成纤维细胞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对SP
鼠伤寒沙门氏菌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不同日粮对肉牛瘤胃发酵、营养物质
黄曲霉毒素B1对荷斯坦奶
不同羊品种血液细胞计数、生化指标
通过预选标记法进行基因组选择
锰缺乏对肉仔鸡胫骨形态学及OPG/RA
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单克隆抗体的制
作物秸秆剪切力与其饲料营养特性变
RNA干扰沉默PID1基因在C2C12细胞中
牛磺鹅去氧胆酸抗小鼠肺纤维化作用
四种植物提取物对肉鸡氨气散发、生
泰山槐花多糖的提取及对鸡兔免疫增
甜瓜果实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克
菊花香气成分及其挥发的细胞学基础
山东省木瓜种质资源AFLP分析及果用
主要蔬菜作物种子大小、比重对种子
鲁东南滨海地区引种宿根花卉观赏性
蚯蚓堆肥对西瓜和番茄生长、品质及
硼对苹果植株碳氮利用分配的影响
硒和锗对大蒜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核桃(Juglans regia)雌花开花期相
氮和硼对大蒜生理、品质及“洋葱型
大葱需肥规律及钙、镁、硫、硅对其
淹水条件下外源NO3
更新果园根、土浸提液对平邑甜茶根
土壤营养空间调控对桃植株生长及氮
滑菇W-01胞外与胞内多糖的提取及其
污泥好氧性堆肥及在草坪绿地上应用
ZmBT1、ZmAATP基因的克隆及转ShYS、
用CSILs系进行棉花衣分和品质性状Q
过表达小麦泛素基因Ta-Ub2加快烟草
玉米品种权价值链链接模式及其优化
控释掺混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
外源一氧化氮对花生缺铁黄化症的调
小麦磷高效基因TaPHR1的转化及遗传
小麦Pm21抗白粉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
利用DH和IF2两群体进行
白粉病菌诱导的小麦抑制消减文库构
利用近等基因系定位玉米粗缩病抗性
小麦抗条锈基因WKS1相关的蛋白组学
棉花CSILs的鉴定及导入系(IL-19-1
玉米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shys的遗传
小麦苗期性状和穗部性状的QTL定位及
花生Oleosin启动子和Ara h1启动子功
臭氧胁迫下硅对大豆生理生态影响的
 
推论性话语标记语论文 语料库论文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论文 口语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林华**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