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2页 |
1 新疆一枝蒿 | 第11-12页 |
· 一枝蒿简介 | 第11-12页 |
· 一枝蒿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简介 | 第12-20页 |
· 多糖 | 第12-15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3页 |
· 多糖的分离方法 | 第13页 |
· 多糖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 多糖的活性研究 | 第14-15页 |
· 多酚 | 第15-18页 |
· 概述 | 第15页 |
· 多酚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 多酚测定方法 | 第16页 |
· 多酚的活性 | 第16-18页 |
· 生物碱类 | 第18-19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生物碱的提取 | 第18页 |
· 生物碱的分析方法 | 第18页 |
· 生物碱的活性研究 | 第18-19页 |
· 微量元素 | 第19-20页 |
· 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 第20页 |
· 样品的消化方法 | 第20页 |
· 微量元素作用 | 第20页 |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疆一枝蒿有效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2-47页 |
第一节 新疆一枝蒿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2-27页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材料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实验原理 | 第22-23页 |
· 试剂的配制 | 第23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 | 第24-25页 |
· 超声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 第24页 |
· 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温度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 | 第25页 |
·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25-26页 |
4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新疆一枝蒿多酚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27-33页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福林酚试剂配置 | 第27-28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8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一枝蒿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 | 第29-31页 |
· 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29页 |
· 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超声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料液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31-32页 |
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新疆一枝蒿生物碱提取和含量测定 | 第33-40页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 主要仪器 | 第33页 |
· 材料 | 第33页 |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 一枝蒿生物碱提取液的制备 | 第34页 |
·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34页 |
·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34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 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单因素试验与结果 | 第35-37页 |
· 盐用量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醇水比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 | 第36页 |
· 超声提取时间对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丙醇用量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 | 第37页 |
·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 | 第37-38页 |
4 结论 | 第38-40页 |
第四节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一枝蒿中木犀草素、槲皮素含量 | 第40-47页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40-41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 材料 | 第40-4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色谱条件 | 第41-42页 |
· 一枝蒿提取液的制备 | 第42-43页 |
· 提取液的净化 | 第43页 |
·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第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样品提取条件的选择 | 第43页 |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3页 |
· 固相萃取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44页 |
· 回归方程 | 第44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44-45页 |
· 稳定性实验 | 第45页 |
· 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45页 |
· 样品测定 | 第45-46页 |
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新疆一枝蒿有效成分抗氧化研究 | 第47-53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 材料 | 第47页 |
·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一枝蒿有效成分提取液制备 | 第47-48页 |
· 试剂溶液的制备 | 第48页 |
· 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 | 第48页 |
· 一枝蒿有效成分抑制超氧阴离子(·O_2~-) | 第48-4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 一枝蒿有效成分液对·OH 清除作用 | 第49-50页 |
· 一枝蒿有效成分对·O_2~-抑制作用 | 第50-51页 |
4 结论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新疆一枝蒿提取物免疫活性研究 | 第53-62页 |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 仪器及用品 | 第53页 |
· 材料 | 第53页 |
· 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动物 | 第53-5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 试剂制备 | 第54页 |
· 一枝蒿提取物制备 | 第54页 |
· 抗体浓度的优化 | 第54-55页 |
· C57 和 ICR 小鼠骨髓 DC 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第55页 |
· 一枝蒿提取物对 C57 小鼠骨髓 DC 细胞表面分子成熟影响的检测 | 第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 抗体浓度的优化 | 第55-56页 |
· C57 和 ICR 小鼠骨髓 DC 细胞培养平台的建立 | 第56-57页 |
· 流式细胞仪检测 C57 小鼠骨髓源 DC 细胞在细胞中的含量 | 第57-58页 |
· 流式细胞仪检测 C57 DC 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情况 | 第58-59页 |
· 一枝蒿多糖提取物刺激 DC 细胞表面分子表达 | 第59-60页 |
· 一枝蒿醇提物刺激 DC 细胞表面分子表达 | 第60页 |
4 结论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微波消解 ICP-MS 测定新疆一枝蒿中 15 种微量元素 | 第62-66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62页 |
· 主要仪器 | 第62页 |
· 材料 | 第62页 |
· 主要试剂 | 第6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 仪器工作参数 | 第62页 |
· 试样制备和消解条件 | 第62-6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4页 |
· 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检出限 | 第63页 |
· 样品测定结果及回收率实验 | 第63-64页 |
4 结论 | 第64-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