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关联交易的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1.2.3 关于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文献回顾 | 第14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关联交易的概念和种类 | 第17-18页 | 2.1.1 关联交易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关联交易的种类 | 第17-18页 | 2.2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标准 | 第18页 | 2.2.1 关联方的定义 | 第18页 | 2.2.2 关联方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8页 | 2.3 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20页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3.3 舞弊动因理论 | 第20-22页 | 3 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案例介绍 | 第22-40页 | 3.1 ST华泽的基本概况 | 第22-28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2-24页 | 3.1.2 公司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简介 | 第24-28页 | 3.2 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情况介绍 | 第28-31页 | 3.2.1 公司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界定控制 | 第28-29页 | 3.2.2 关联交易审批控制 | 第29-30页 | 3.2.3 关联交易监督检查控制 | 第30-31页 | 3.2.4 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控制 | 第31页 | 3.3 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3.1 关联方占用子公司资金且没有经过适当地审批和披露 | 第31-32页 | 3.3.2 潜在关联担保未履行任何关联交易审批程序 | 第32-33页 | 3.3.3 法人治理结构失效,公司董事长越权参与日常经营 | 第33页 | 3.3.4 公司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 第33-34页 | 3.4 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3.4.1 公司实际控制人一股独大 | 第34-35页 | 3.4.2 主要非关联方默许实控人侵占行为 | 第35页 | 3.4.3 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相分离 | 第35-36页 | 3.4.4 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形同虚设 | 第36-38页 | 3.4.5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 第38-40页 | 4 改进ST华泽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的对策 | 第40-47页 | 4.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40-42页 | 4.1.1 优化股权结构 | 第40-41页 | 4.1.2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 第41页 | 4.1.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41-42页 | 4.2 重视关联交易风险评估、防范 | 第42-44页 | 4.2.1 制定关联交易风险评估流程 | 第43页 | 4.2.2 确定关联交易风险管理主体 | 第43-44页 | 4.2.3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44页 | 4.3 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 第44页 | 4.3.1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界定控制 | 第44页 | 4.3.2 完善关联交易相关内部控制流程 | 第44页 | 4.4 加强关联方交易监督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第44-47页 | 4.4.1 强化监事会职能,发挥监事会作用 | 第44-45页 | 4.4.2 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 | 第45-46页 | 4.4.3 建立关联交易责任追究制度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