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组成与特点 | 第10-11页 |
1.3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1.4 涤纶非织造布的结构和特点 | 第12页 |
1.5 涤纶非织造布的改性方法 | 第12-15页 |
1.5.1 化学接枝改性 | 第12页 |
1.5.2 等离子体接枝反应对涤纶织物的亲水改性 | 第12-13页 |
1.5.3 运用壳聚糖对PET织物的亲水整理 | 第13页 |
1.5.4 高能辐射接枝对涤纶织物的亲水性能的影响 | 第13-14页 |
1.5.5 蚕丝蛋白对涤纶织物的改性研究 | 第14页 |
1.5.6 有机硅改性亲水聚酯整理剂对涤纶织物的改性研究 | 第14页 |
1.5.7 紫外线接枝改性涤纶织物的研究 | 第14-15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5-17页 |
1.6.1 课题意义 | 第15页 |
1.6.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采用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HEMA改性PET无纺布 | 第17-3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7-19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2.3 亲水性PET无纺布的制备 | 第18-19页 |
2.3 改性无纺布的表征 | 第19-21页 |
2.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19页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19页 |
2.3.3 改性无纺布孔隙率的测定 | 第19页 |
2.3.4 改性无纺布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 第19-20页 |
2.3.5 改性无纺布纯水通量和亲水持久性测试 | 第20页 |
2.3.6 改性无纺布耐酸碱性能测试 | 第20-21页 |
2.3.7 改性无纺布过滤性能测试 | 第2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1-33页 |
2.4.1 丙烯酸树脂和HEMA的固含量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2.4.2 丙烯酸树脂和HEMA的比例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3 丙烯酸树脂和HEMA的比例对改性无纺布亲水持久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4 光引发剂184浓度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2.4.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7页 |
2.4.6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7-28页 |
2.4.7 改性无纺布的亲水持久性讨论 | 第28-29页 |
2.4.8 改性无纺布耐醇洗的持久性研究 | 第29-30页 |
2.4.9 改性无纺布的耐酸碱性能 | 第30-31页 |
2.4.10 改性无纺布的连续过滤性能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采用二官能团活性稀释剂改性PET无纺布 | 第34-5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2.3 亲水性PET无纺布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 改性无纺布的表征 | 第36-37页 |
3.3.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6页 |
3.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6页 |
3.3.3 改性无纺布孔隙率的测定 | 第36页 |
3.3.4 改性无纺布表面水接触角测试 | 第36页 |
3.3.5 改性无纺布纯水通量和亲水持久性测试 | 第36-37页 |
3.3.6 改性无纺布的耐酸碱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3.7 改性无纺布的过滤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7-50页 |
3.4.1 丙烯酸树脂与NPG_2PODA的固含量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2 丙烯酸树脂与NPG_2PODA的比例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3 丙烯酸树脂与NPG_2PODA的比例对改性无纺布亲水持久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4 光引发剂184的浓度对改性无纺布表面接触角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43-44页 |
3.4.6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4-45页 |
3.4.7 改性无纺布的亲水持久性研究 | 第45-46页 |
3.4.8 改性无纺布耐醇洗的持久性研究 | 第46-47页 |
3.4.9 改性无纺布的耐酸碱性能 | 第47-48页 |
3.4.10 改性无纺布的连续过滤性能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4.1 结论 | 第51页 |
4.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