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疹基础免疫起始月龄探讨 |
[高血压医学论文] 近十多年来,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由于它与多种疾病有关,日益受到重视。该病毒感染的普遍性、致病的复杂性、体内不同寻常的潜伏及再激活方式、常为无症状感染。因此,有价值的诊断技术及治疗尚有待解决,这给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HCMV的流行病学 HCMV为常见人体感染病毒。在美国,3~10岁儿童每年血清HCMV抗体阳转率为3%~6.2%[1],在英国,青年人HCMV抗体阳性率为10%~15%,中上阶层成年人中达40%~60%,下层人群中达80%;发展中国家,3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达80%,成年人群中几乎达100%[2]。HCMV的传播发生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体液传播,多数HCMV感染是在围生期和婴儿期,或在成年期通过性接触。HCMV可通过胎盘,因此可发生先天感染。90%HIV感染者发展成临床症状时会发生HCMV感染。抗病毒药可使AIDS患者HCMV感染的危险性下降50%[3]。器官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是HCMV,发生其感染和疾病主要是通过供体器官传播或受体潜伏的HCMV激活。接受器官移植的HCMV阴性血清患者,HCMV感染为53%~73%。HCMV病在肾、肝、心、心肺移植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8%、29%、25%、39%[4]。HCMV肺炎是免疫抑制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免疫抑制是它发展的必要前提[5]。骨髓移植患者发生率最高(17%),但是否发生于AIDS患者尚有争议。直到十多年前,HCMV脑炎还认为是少见病。然而,自首例从AIDS尸检报道以来,HCMV脑炎在AIDS患者中已常见,1.6%的HIV感染者有HCMV脑炎[6]。 二、HCMV的致病机制 一旦发生HCMV感染,常终身带毒,免疫功能正常时,感染常无症状,病毒潜伏持续存在。HCMV几乎感染所有器官,在人体的主要潜伏部位尚不清楚,目前看来,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可能是其主要的潜伏部位[7],另外循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都可含潜伏病毒。HCMV病常发生于CD4细胞计数<0.1×109/L的患者[8],CD4<0.05×109/L时,发病率……
<<<<<全文未完,本文约3291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
|
|
投稿人:gf6h6 |
|
最后编辑:647754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高血压医学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