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班主任论文]
[摘要] 目前 我国中小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加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作者通过对这些现象的 分析 ,指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 问题 和 发展 的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误区
1、引言
1999年我国启动基础 教育 课程改革,其间多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后,进一步修改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于2001年7月出版。这也就宣布了原来一直被人们所熟悉的教学大纲一词将变为 历史 名词,以后将由课程标准来指导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最大的改变是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 方法 ,而是从符合学生 学习 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来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并且在课程 内容 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联系目前国内开展的以“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为内涵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 研究 ,我们感受到“四结合”项目的教改思想在多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和课程标准相呼应,并且在试验的一些重点课题中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甚至是成功的尝试,从“四结合”的 理论 基础的建立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四结合”所做的工作和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更加感到在标准指导下深入开展学科“四结合”教改具有重大理论及实践意义。但在指导试验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众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技术……
<<<<<全文未完,本文约1452个中文字,未计算英文字母、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