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类文章270篇,页次:1/1页 【 第一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转到
页 |
|
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本文136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癌症研究中应用[本文97页] | 酿酒酵母sfil功能性多肽的体外表达与[本文91页] |
杜氏盐藻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相[本文66页] | 猪链球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毒[本文120页] | shotgun技术筛选与猪瘟病毒e2蛋白相互[本文74页] |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代谢pathwa[本文61页] |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筛选肝核因子hnf3[本文66页] |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本文67页] |
pam14与sedlin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本文76页] | mcm5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及其与p53相[本文52页] | 流形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本文153页] |
酿酒酵母线粒体基质蛋白mmf1和mam33的[本文111页]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ccp蛋白与[本文74页] | 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本文109页] |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药物靶标和[本文103页] | 丝氨酸激酶tbk1与雌激素受体α相互作[本文70页] | jnk3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及[本文84页] |
猪天然抗病毒分子apobec3f对猪内源性[本文87页] | 戊型肝炎病毒在家禽、家畜中的流行及[本文110页] | 基于智能计算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本文117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的研究与蛋白[本文55页] | 基于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蛋白质相互作[本文143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结合面热点残基的[本文130页] |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蛋白质—蛋白质相[本文66页] | 蛋白质网络比对[本文38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比较生物学分析[本文86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位点的预测方法研[本文123页] | jab1对糖皮质激素受体转录活性及功能[本文148页] | 大肠杆菌双杂交筛选ampkα2相互作用蛋[本文119页] |
ehec o157:h7紧密粘附素胞外区的晶体[本文93页] | 人atp结合盒超家族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本文78页] | 人新基因eola1生物学特性及相互作用蛋[本文140页] |
新基因ccp22功能的初步研究[本文82页] | 基于本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文本挖[本文107页] |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接[本文157页] |
基于线粒体膜间隙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本文80页] | 大肠杆菌o157:h7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本文69页] | 大规模人类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本文115页] |
炭疽杆菌假想s-层蛋白ba3338的功能研[本文96页] | 核转运受体蛋白质kpna2与转录因子c-j[本文66页] | 抑癌蛋白p53重要调控分子的蛋白质相互[本文97页] |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的建立及在tsc1蛋白[本文78页] | c-abl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调节erα转录活[本文65页] | hiv-1 vif蛋白和宿主apobec3g蛋白体外[本文72页] |
细胞信号通路中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和sh[本文181页] | pes1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乳[本文95页] | 肝细胞核因子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研究[本文90页] |
μ阿片受体c-末端胞内相互作用蛋白的[本文108页] | 与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fhl2的功能[本文77页] | 脑红蛋白与胞红蛋白抗氧化损伤的分子[本文115页] |
人类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和氧化还原调控[本文110页] | 新型凝集素lsectin相互作用蛋白研究及[本文80页] | 中心体定位的具有原癌基因属性的人源[本文138页] |
肺癌转移相关蛋白1(lcmr1)相互作用[本文106页] | 细胞角蛋白krt18通过相互作用调控lrp[本文77页] | 肺癌转移相关蛋白(lcmr1)相互作用蛋[本文83页] |
cttn促进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本文87页] | pdz、sh3结构域结合特性的研究[本文107页] | 一、简单接头蛋白pdzk1配体的鉴定,配[本文125页] |
小鼠胸腺增龄相关新分子ih1的功能研究[本文68页] | 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应用[本文131页] | pdz结构域配体结合特性的研究[本文122页] |
细胞核酸结合蛋白(cnbp)的功能研究[本文131页] |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基因[本文128页] | 一种新的kelch结构域蛋白hclp-1的功能[本文101页] |
mab21l2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研究[本文87页] | 新型雌激素受体(er)调节因子蛋白的[本文51页] |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铜绿微囊藻生[本文83页] |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参数数据库及[本文62页] |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p[本文79页] | 南美白对虾类ig的定性、功能和免疫分[本文223页] |
拟南芥线粒体中交替型nad(p)h脱氢酶[本文82页] | 分裂泛素化酵母双杂研究光合膜蛋白相[本文79页]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u937细[本文50页] |
ne介导的pml-rarα融合蛋白裂解产物在[本文66页] | cenp-e蛋白结构域在纺锤体检查点中的[本文123页] | 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验证[本文63页] |
s100a2和s100a6与wnt/β-catenin信号[本文65页] | hbv转录后调节基序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本文92页] | 内毒素休克小鼠hmgb1启动子结合蛋白的[本文65页] |
rage和slp76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67页] | awp1与整合素α_v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本文65页] | appc2与prak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101页] |
人巨细胞病毒基因组表达文库的构建及[本文78页] |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潜在的宿主作用因[本文75页] |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ha)与神经[本文72页] |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8诱导细胞凋亡并与人[本文93页] | 与人巨细胞病毒ul23蛋白相作用的宿主[本文79页] | fhl2对心脏herg钾离子通道表达的调控[本文60页] |
kcna5蛋白与fhl2蛋白的相互作用[本文58页] | 心脏连接蛋白43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本文65页] | 转录因子meox2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研究[本文106页] |
番木瓜环斑病毒ci互作寄主因子的筛选[本文63页]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预测拟南芥蛋白质相[本文63页] | 基于pairwise核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对称[本文143页] |
基于潜在语义索引及层次聚类特征空间[本文76页] | 水稻pi-hit-1基因的表达及相互作用蛋[本文58页] | 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本文98页] |
以蛋白质相互作用为靶点的小分子先导[本文54页] | 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可靠性的衡[本文56页] | gata2与smad4相互作用负调控tgfβ信号[本文56页] |
羽衣甘蓝arc1相互作用蛋白及授粉过程[本文112页] | prdx1与prak相互作用研究[本文51页] | 活细胞内脊髓灰质炎病毒复制复合体蛋[本文56页] |
lpts抗体的制备及lpts相互作用蛋白lb[本文54页] | βsgt与hsp70/hsp90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85页] |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pink1和mor[本文66页] |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胰岛素样生长[本文51页] | fhc、bim相互作用在细胞凋亡中作用及[本文101页] | 细胞不对称分裂中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本文132页] |
两对人类蛋白(arrb1/gnmt和nlk/smad[本文75页]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相互作用蛋白的[本文79页] | 两对人类蛋白质(msk1与ck2,nlk与sm[本文111页] |
蛋白质组学解析tlr2的天然免疫应答和[本文155页] | 智能分类算法及其在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本文68页] | r127w突变型hspb1载体构建、表达及其[本文64页] |
高维特征非线性快速筛选及其在生物信[本文58页] | 鸟苷酸交换因子vav1与核基质蛋白mint[本文72页] | 一种新的与er相互作用蛋白erip1的功能[本文57页] |
mint蛋白同源二聚体形成及对其介导的[本文76页] | 猪肝单胺氧化酶b的分离纯化及其与胞质[本文77页] |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的新底物eps15的发[本文88页] |
wnt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本文101页] | 酵母pcl7-pho85对ylr190w和yjl084c的[本文72页] | 以多巴胺为配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本文71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本文55页] | 基于离散增量结合二次判别法预测蛋白[本文53页] | 基于小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本文116页] |
支持向量机若干问题及应用研究[本文151页] | 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本文71页] | 应用gstpull-down筛查hsf4b相互作用蛋[本文62页] |
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本文94页] | 蛋白激酶ck2与转录因子pdx-1的相互作[本文124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位点的特征分析与[本文109页] |
远红色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的建立和应[本文145页] | 宫颈癌hpv18 e6直接相互作用蛋白的筛[本文130页] |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cerkl相互作[本文53页] |
基于mcherry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研究[本文85页] | 高灵敏核酸扩增技术在生物传感中的应[本文59页] |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本文93页] |
蛋白质组数据库平台开发研究及其相互[本文96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向关系抽取的研究与[本文68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与功能预测方法研究[本文147页] |
基于序列和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功能预测[本文68页] | tbx1基因在小鼠胚肾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本文50页] | 结核分枝杆菌螺旋酶a、b亚基相互作用[本文67页] |
与猪链球菌2型snta蛋白互作的猪脑组织[本文71页] | 玉米胚乳中14-3-3蛋白相互作用组学分[本文69页] |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与宿主相关蛋白[本文149页] |
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磷酸酶(ilkap)的[本文60页] | 基于pwmsa算法拟南芥协同基因调控的预[本文51页] | 蛋白质功能预测的非同源性计算方法研[本文100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数据库系统的[本文52页] | p16-rb-hdac1-e2f1对胆道癌的生长作用[本文152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本文80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及其假阳性过滤研[本文55页]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本文61页] | pink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本文128页] |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本文63页] | hspb8蛋白与nefl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及h[本文112页] | c-abl激酶对整合素αvβ3介导的肿瘤细[本文41页] |
bl0033与bl0034在长双歧杆菌果糖abc转[本文54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myosin x相互作[本文25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信度评估中不同种类[本文43页] |
基于序列从头预测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本文48页] | 细胞核肌动蛋白与p53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本文43页] | fxr1p相互作用rna的文库筛选[本文47页] |
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 mrna 3’utr结合[本文59页] | 应用酵母双杂交体系筛选fxr1p相互作用[本文48页] | mael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互作用[本文50页] |
酵母和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谱与蛋白质相[本文64页] | 蛋白质组学中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本文90页] | 大鼠pdip1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本文67页] |
bclgs与jab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本文95页] | 靶向bcl-2家族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本文72页] |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p12~(cdk2ap1[本文122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与fbxl16相互作用的蛋[本文56页] | 与smad4相互作用的新蛋白hp的鉴定及特[本文84页] | 生殖细胞特异蛋白ggn1/ggn3与二噁英诱[本文78页] |
水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生物信息学[本文47页] | 血管生成素与fibulin蛋白家族相互作用[本文77页] | vasostatin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筛选与鉴[本文64页] |
死亡受体6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筛选与鉴定[本文129页] | 血管生成素与磷脂混杂酶1相互作用及其[本文119页] | 颗粒蛋白前体与血管生成素相互作用及[本文111页] |
拟南芥叶绿体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构[本文58页] | 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法预测果蝇蛋白质[本文67页] | 血管生成素作用机制探索[本文124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的研究[本文120页] | 水稻osrhogdi2和osracd蛋白相互作用的[本文76页] | cystatin b及其突变体g50e、q71p与cl[本文57页] |
phb2与clic1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本文77页] | pam14与sedlin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本文75页] | git2参与nf-κb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本文73页] |
日本血吸虫酪氨酸羟化酶信号通路的干[本文120页] | 微丝相关蛋白hhbr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本文87页] | 线粒体膜间隙内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本文99页] |
pot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规模化发掘及[本文94页] | sedlin与depp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本文68页] | 人联苯样水解酶(bphl)在急性早幼粒[本文60页] |
ranbp9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作[本文68页] | stat3与sorcin相互作用研究[本文57页] | 高效研究多肽结合结构域结合特性新策[本文221页] |
1.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蛋白质结构域与配[本文105页] | lrp16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功能调控研[本文81页] | 铜绿微囊藻生物钟蛋白的节律检测及其[本文82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及其[本文67页] | 复杂网络中子网提取的排名—重构方法[本文62页] | abro1通过增强usp7和p53相互作用稳定[本文88页] |
一个fals突变sod1相互作用蛋白筛选及[本文164页] | kctd1和朊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本文101页] | 基于集成学习模型下的蛋白质交互作用[本文69页] |
基于计算机的微生物代谢通路重构与在[本文72页] | 水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预测及数据库的[本文36页] | 羽衣甘蓝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分析及与[本文75页] |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研[本文82页] | 结核分枝杆菌新型转录因子的筛选与鉴[本文74页] | 核酸末端保护新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生物[本文120页] |
人蛋白激酶组—小分子相互作用预测[本文69页] | 甘油激酶与核受体nur77相互作用及其对[本文63页] | phb1与clic1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本文73页] |
atrgs1蛋白介导的葡萄糖及脱落酸信号[本文65页]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与usf2相[本文60页] |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characteri[本文140页] |
烯脂酰辅酶a水合酶1(echs1)参与调控[本文137页] | 杆状病毒acmnpv p6.9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本文49页] | 在水稻体细胞根芽发育过程中呈差异表[本文151页] |
应用酵母双杂系统筛选与mog1相互作用[本文57页] | 基于多类特征融合的蛋白质亚线粒体定[本文99页] |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随机多肽文库的方[本文61页] |
基于序列与支持向量机预测蛋白质相互[本文70页] | 基于机器学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精[本文52页] | 水稻含cc域蛋白osmy1、osmy2与osrac5[本文72页] |
mrg15蛋白与sedlin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本文52页] | 14-3-3蛋白与plk1激酶协同调控胞质分[本文80页] | shotgun质谱技术筛选与猪瘟病毒囊膜蛋[本文50页] |
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边介数聚[本文67页] | 中药综合数据库[本文47页] | 基于通路分析的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本文84页] |
两个棉花14-3-3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本文113页] | 功能相似蛋白质挖掘及蛋白质相互作用[本文63页] | 基于序列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本文61页] |
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质粒构建和在细胞[本文78页] | 蛋白质复合体的模块度函数与识别算法[本文63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本文62页] |
c-abl激酶与vav1在调节中性粒细胞迁移[本文44页] | bbtv dna5编码蛋白与寄主互作因子的筛[本文71页] | 止咳类天然药物联用色谱分析及升压毒[本文152页] |
14-3-3ε与rkip相互作用对胃癌发生发[本文107页] | 基于多生物信息的蛋白质网络研究[本文110页] | 鼻咽癌紫杉醇耐药中folr1相互作用蛋白[本文123页] |
mxa蛋白通过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本文101页] | 人类膜蛋白p75ntr/bnip3l与p75ntr/bf[本文116页] | 蛋白质的毛细管阵列液相色谱分离及相[本文135页] |
tnf-α刺激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与细胞[本文159页] | tfpi-2与rassf1c相互作用及sok1对乳腺[本文97页] | 人类蛋白共进化网络研究与交互式转录[本文106页] |
拟南芥中与cry1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的[本文75页] | pdz结构域结合中间序列结合特性的研究[本文151页] | 功能性纳米材料与海马神经元相互作用[本文158页] |
酵母双杂交筛选pkr2相互作用蛋白[本文129页] | 钙调蛋白与k-rasb特异结合的分子机制[本文129页] | 抑癌蛋白ubiad1的细胞亚定位以及它与[本文74页] |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npr-a相互作[本文53页] | 一氧化氮对桃果实三羧酸循环相关酶活[本文67页] | 基于fret的遗传编码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本文87页] |
玉米elongin c蛋白与甘蔗花叶病毒vpg[本文133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dnd1相互作用蛋[本文67页] | 嗜热蛋白复合物热稳定性与其表达水平[本文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