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炭阳极原料热解行为及其反应性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铝电解工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 炭阳极在铝电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 第12-14页 | 1.3 我国炭阳极用原料现状 | 第14-17页 | 1.4 炭阳极生产工艺及影响因素 | 第17-24页 | 1.4.1 电解铝用炭阳极生产工艺 | 第17-20页 | 1.4.2 炭阳极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20-24页 | 1.5 铝电解过程添加TiO_2粉制备铝钛合金 | 第24-25页 | 1.6 本研究的立题目的意义 | 第25-27页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2 沥青浸润及热解行为 | 第29-51页 | 2.1 实验准备 | 第29-32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2.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0-32页 | 2.2 不同粒级煅后焦对沥青焦浸润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 沥青热解过程TG及动力学分析 | 第34-43页 | 2.3.1 常规沥青热解过程TG及动力学分析 | 第34-38页 | 2.3.2 大质量沥青热解过程TG分析 | 第38-41页 | 2.3.3 大质量沥青热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 第41-43页 | 2.4 不同粒级煅后焦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43-46页 | 2.5 沥青浸润煅后焦颗粒和残极的SEM形貌 | 第46-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3 煅后焦粒度分布优化 | 第51-65页 | 3.1 实验准备 | 第51-55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3.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51-55页 | 3.2 粒度分布变化对生产炭阳极性能影响 | 第55-56页 | 3.3 原料粒度分布及生产配方粒度分布情况 | 第56-58页 | 3.4 粒度分布对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58-63页 | 3.4.1 焦炭粗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2 焦炭中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3.4.3 焦炭细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3.5 优化粒度分布的炭阳极性能指标 | 第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沥青焦、“结焦体”和炭阳极反应性影响 | 第65-99页 | 4.1 实验准备 | 第65-69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65页 | 4.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65-69页 | 4.2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71-73页 | 4.4 微量元素含量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73-75页 | 4.5 微量元素对沥青焦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75-78页 | 4.5.1 不同升温速率对沥青焦结构的影响 | 第75-77页 | 4.5.2 微量元素含量对沥青焦结构的影响 | 第77-78页 | 4.6 煅后焦粉体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78-81页 | 4.7 微量元素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 | 第81-83页 | 4.8 微量元素含量对炭阳极反应性影响 | 第83-96页 | 4.8.1 钠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83-86页 | 4.8.2 钙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86-88页 | 4.8.3 镁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88-91页 | 4.8.4 钒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91-94页 | 4.8.5 镍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94-96页 | 4.9 炭阳极中微量元素的SEM形貌分析 | 第96-97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硫含量对高硫焦、沥青焦、“结焦体”和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99-121页 | 5.1 实验准备 | 第99-101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99-100页 | 5.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100-101页 | 5.2 高硫石油焦中硫含量分布 | 第101页 | 5.3 高硫石油焦中硫的赋存状态 | 第101-103页 | 5.4 煅烧参数对高硫焦硫含量分布的影响 | 第103-108页 | 5.5 硫含量对煅后焦反应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5.6 硫含量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5.7 硫含量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5.8 硫含量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6 含钛炭阳极电解实验研究 | 第121-135页 | 6.1 实验准备 | 第121-123页 | 6.1.1 实验原料 | 第121页 | 6.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121-123页 | 6.2 TiO_2添加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6.3 TiO_2添加制备含钛炭阳极 | 第124-127页 | 6.4 TiO_2含量对炭阳极电阻率的影响 | 第127页 | 6.5 含钛炭阳极电解实验 | 第127-131页 | 6.6 含钛炭阳极电解应用探讨 | 第131-13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7 结论及创新点 | 第135-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3页 | 附录 | 第153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3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3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