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计量仪器论文时间计量仪器论文
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0页
  1.1 高精度时间频率的应用及其重要性第18-20页
    1.1.1 高精度时间频率的应用第18-19页
    1.1.2 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第19-20页
  1.2 铯原子喷泉钟及其性能评估第20-26页
    1.2.1 铯原子喷泉钟的基本原理第20-23页
    1.2.2 铯原子喷泉钟的性能评估第23-26页
  1.3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选题的意义第26-28页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理论第30-59页
  2.1 冷原子碰撞的理论基础第30-39页
    2.1.1 冷原子间的碰撞——量子散射描述第31-32页
    2.1.2 散射截面及散射振幅第32-34页
    2.1.3 散射的分波法处理及散射相移第34-36页
    2.1.4 散射矩阵及其与散射相移的关系第36-38页
    2.1.5 表征冷原子碰撞的参数——散射长度第38-39页
  2.2 冷原子碰撞参数与频移量的关系第39-42页
  2.3 基于差分法的冷原子碰撞频移量的测量第42-47页
    2.3.1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差分法第43-44页
    2.3.2 减小碰撞频移的技术第44-46页
    2.3.3 差分法存在的不完善之处第46-47页
  2.4 精确测量冷原子碰撞频移的量子绝热跃迁技术第47-54页
    2.4.1 微波场作用下的二能级原子的Dressed态表象第48-53页
    2.4.2 采用绝热跃迁技术实现准确原子数比率的冷原子样品制备第53-54页
  2.5 应用Feshbach共振减小冷原子碰撞频移第54-58页
    2.5.1 冷原子碰撞的相互作用能及碰撞通道第55-57页
    2.5.2 Feshbach共振第57-58页
  2.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实验装置—NTSC-F1铯原子喷泉钟第59-80页
  3.1 NTSC-F1铯原子喷泉钟第59-75页
    3.1.1 物理系统第60-69页
    3.1.2 光学系统第69-71页
    3.1.3 微波频率综合系统第71-72页
    3.1.4 控制系统第72-75页
  3.2 NTSC-F1铯喷泉种工作原理第75-79页
    3.2.1 冷原子样品的制备及抛射第75-77页
    3.2.2 选态及量子态的制备第77-78页
    3.2.3 微波脉冲激励第78页
    3.2.4 归一化探测及Ramsey信号获取第78-79页
  3.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频率稳定度需求及NTSC-F1相应的技术条件优化第80-110页
  4.1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频率稳定度需求分析第80-82页
  4.2 探测光功率稳定第82-92页
    4.2.1 原子数归一化的双能级探测方案第83-84页
    4.2.2 探测光功率波动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第84-86页
    4.2.3 探测光路第86-87页
    4.2.4 反馈控制系统第87-90页
    4.2.5 探测光功率稳定的实验结果第90-92页
  4.3 冷却光注入系统出射光束质量的技术改善第92-108页
    4.3.1 准直性、同轴性和光斑强度分布的均匀性第93-94页
    4.3.2 光纤扩束准直镜筒结构的局部改进第94-95页
    4.3.3 扩束准直镜筒出射光束光斑强度均匀性的调校和检测方法第95-106页
    4.3.4 冷却光注入系统的调校结果第106-108页
  4.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五章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的实验研究第110-131页
  5.1 经过技术条件优化后NTSC-F1的运行状态第110-115页
    5.1.1 多项技术优化在NTSC-F1上的测试结果第110-113页
    5.1.2 目前NTSC-F1的运行状态第113-115页
  5.2 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方法及测量流程第115-118页
  5.3 冷原子碰撞频移测量过程中粗大误差的甄别与剔除第118-123页
    5.3.1 测量过程中粗大误差的甄别条件第118-122页
    5.3.2 测量过程中粗大误差的甄别与剔除算法第122-123页
  5.4 差分法测量冷原子碰撞频移时的数据处理第123-125页
  5.5 密度比为2的高低原子密度冷原子团的制备与测量第125-127页
    5.5.1 原子密度比为2的冷原子团的制备第125页
    5.5.2 密度比为2的高低原子密度冷原子团的测量第125-127页
  5.6 NTSC-F1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第127-129页
  5.7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3页
致谢第143-14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6-147页

本篇论文共147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铯原子喷泉钟冷原子碰撞频移的测量
NTSC-F1铯原子喷泉钟性能改进及二阶
基于北斗Ka星间链路体制的星地时间
基于北斗广域实时差分系统的PPP定位
C波段转发式共视授时方法研究与试验
iGMAS观测质量改进及电离层高精度监
女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类多目标半无限分式规划的最优性
一类Ginzburg-Landau方程的动力学行
关于几个Smarandache函数性质的研究
斐波那契数列的倒数和与几个不定方
关于伪Smarandache函数与Euler函数
两类偏微分方程解的渐近性态研究
股指期权定价的实证分析
两类不定方程解的讨论与Smarandach
两类Diophantine方程的求解和一类S
关于Euler函数方程和Smarandache函
修正的复合Poisson-Geometric风险模
迭代方法在变分不等式问题平衡问题
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蝗虫种群生态位
山丹丹开放式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碳量子点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
氨基抗生素核酸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
稀土配合物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的研
荧光碳量子点的微波法制备光学性能
铁酸铋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
磺酸基配合物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吸附
光子晶体薄膜荧光传感器高效检测有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
碳量子点的制备与掺杂及其作为荧光
分级Bi2MoO6
杏鲍菇菌糠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部分
低阶煤催化热解定向转化及机理研究
低浓度胍胶压裂液对延长气田储层伤
新型碳量子点—透明质酸/阿霉素复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筑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古城重建问题及对策研
南泥湾湿地土壤动物和环境因子耦合
甲氰菊酯对泥鳅的毒性效应
氧化乐果胁迫对泥鳅的毒性效应
延安市农村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可及
济南市县级政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全蝎提取物的促细胞融合作用初探
北虫草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部分
HBsAg自然转阴的慢性HBV感染临床特
慢性HBV感染低复制期患者肝脏病理与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左
CA125、尿酸、总胆红素与老年慢性心
阿利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
血清HCY及hs-CRP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ACS患者病情严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急性冠脉综合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与认知功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机械通气下
NPPV治疗AECOPD伴不同程度呼吸性酸
胸腔积液胆固醇测定对判定胸液性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知功
心电图额面P电轴垂直化与慢性阻塞性
西安地区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幽门螺
延长油田职工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溃疡性结肠炎住院
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与非酒精性脂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的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TG/HDL-C与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抵
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定量与肺功能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与2型糖尿病
α-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
临界踝肱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
 
原子钟论文 铯原子喷泉钟论文 频率稳定度论文 频率不确定度论文 冷原子碰撞频移论文 量子散射理论论文 差分法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lth39**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