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2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2-37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24-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研究范围 | 第24-26页 |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26-34页 |
· 铁路建设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 铁路沿线城市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 铁路沿线城市之建筑相关研究 | 第31-33页 |
·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33-3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35-37页 |
第2章 近代发达国家及殖民性城市的铁路建设与城市规划 | 第37-58页 |
· 近代发达国家的铁路与城市 | 第37-50页 |
· 英国伦敦 | 第37-40页 |
· 法国巴黎 | 第40-43页 |
· 美国纽约 | 第43-45页 |
· 俄国莫斯科 | 第45-48页 |
· 日本东京 | 第48-50页 |
· 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的铁路建设及城市形成 | 第50-52页 |
· 青岛 | 第50-51页 |
· 台北 | 第51-52页 |
· 启示:交通体系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 第52-58页 |
· 对近代发达国家分析得出的理论 | 第53-54页 |
·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城市分析得出的理论 | 第54-58页 |
第3章 中东铁路南支线与京釜铁路的形成及其对沿线城市的影响 | 第58-80页 |
· 中国中东铁路南支线的形成 | 第58-65页 |
· 中国铁路缘起及早期铁路 | 第58-59页 |
· 中东铁路南支线的形成及其运营主体的变化 | 第59-65页 |
· 韩国京釜铁路的形成 | 第65-71页 |
· 韩国铁路缘起及早期铁路 | 第65页 |
· 京釜铁路的形成及其运营主体的变化 | 第65-71页 |
· 中东铁路南支线与京釜铁路比较 | 第71-73页 |
· 铁路建设对中国东北城市和韩国城市的影响 | 第73-80页 |
· 以铁路沿线城市为中心发展 | 第73-76页 |
· 未通铁路之城市的衰落 | 第76-78页 |
· 铁路线交叉的城市——铁路沿线主要城市 | 第78-80页 |
第4章 中东铁路南支线沿线主要城市及其空间比较 | 第80-166页 |
· 中东铁路南支线沿线主要城市 | 第80-133页 |
· 铁路形成前( 1898年前) | 第80-83页 |
· 铁路修建期( 1898-1904年) | 第83-89页 |
· 铁路扩展期( 1905-1931年) | 第89-107页 |
· 铁路军备化期( 1932-1945年) | 第107-123页 |
· 小结 | 第123-133页 |
· 中东铁路南支线沿线主要城市空间比较 | 第133-164页 |
· 铁路与城市结构 | 第133-135页 |
· 铁路与水系 | 第135-139页 |
· 铁路与道路体系及广场 | 第139-144页 |
· 铁路与城内公共交通 | 第144-152页 |
· 铁路与近代城市规划 | 第152-164页 |
· 小结 | 第164-166页 |
第5章 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及其空间比较 | 第166-238页 |
· 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 | 第166-216页 |
· 铁路形成前( 1901年前) | 第166-172页 |
· 铁路修建期( 1901-1904年) | 第172-178页 |
· 铁路扩展期( 1905-1925年) | 第178-191页 |
· 铁路铁路产业及军备化期( 1925-1945年) | 第191-205页 |
· 小结 | 第205-216页 |
· 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空间比较 | 第216-236页 |
· 铁路与城市结构 | 第216-218页 |
· 铁路与水系 | 第218-220页 |
· 铁路与道路体系及中心街 | 第220-224页 |
· 铁路与城内公共交通 | 第224-229页 |
· 铁路与近代城市规划 | 第229-236页 |
· 小结 | 第236-238页 |
第6章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比较 | 第238-293页 |
· 传统城市重构的行政中心城市——长春、沈阳、首尔、大邱 | 第239-265页 |
· 传统体系下旧城的重构 | 第240-247页 |
· 以铁路为中心的新城区 | 第247-251页 |
· 商埠地和“开市场” | 第251-257页 |
· 殖民地首都规划 | 第257-262页 |
· 转型为工业城市 | 第262-265页 |
· 经济中心港.城市——大连、釜山 | 第265-284页 |
· 地理条件:港.建设 | 第266-270页 |
· 近代城市原型:大连俄国租地和釜山草梁倭馆 | 第270-275页 |
· 殖民经济掠夺中心 | 第275-279页 |
· 工业化:临海工业区 | 第279-284页 |
· 新兴交通城市——哈尔滨、大田 | 第284-292页 |
· 以铁路为中心的城市规划 | 第284-286页 |
· 铁路相关施设 | 第286-289页 |
· 沿铁路设置工业设施 | 第289-290页 |
· 重构为军事交通中心 | 第290-292页 |
· 小结 | 第292-293页 |
第7章 铁路建设对中国东北和韩国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之建筑的影响 | 第293-358页 |
· 铁路相关建筑 | 第293-324页 |
· 铁路车站 | 第293-302页 |
· 铁路基础设施 | 第302-309页 |
· 铁路附属建筑 | 第309-324页 |
· 铁路建设对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之建筑的影响 | 第324-357页 |
· 以铁路功能为布局参考 | 第324-326页 |
· 铁路设施的标准化 | 第326-335页 |
· 铁路建筑之风格与建筑师 | 第335-350页 |
· 铁路建筑之材料及结构变化 | 第350-357页 |
· 小结 | 第357-358页 |
第8章 结语 | 第358-362页 |
· 研究的创新性与主要成果 | 第358-361页 |
· 探明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 第358-359页 |
· 厘清铁路建设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第359-360页 |
· 分析铁路建设对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之建筑的影响 | 第360页 |
· 比较三种类型的铁路沿线主要城市 | 第360-361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 | 第361-362页 |
参考文献 | 第362-378页 |
致谢 | 第378-380页 |
附录A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韩国铁路沿革表 | 第380-387页 |
附录B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韩国铁路沿线主要城市建设沿革表 | 第387-397页 |
附录C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京釜铁路沿线旅游景点一览 | 第397-400页 |
附录D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中铁路车站一览 | 第400-404页 |
附录E 中东铁路南支线和京釜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中相关铁路建筑一览 | 第404-41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10-4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