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6 页
Abstract第6-16 页
前言第16-20 页
  · 选题的背景第16 页
  · 选题研究的意义第16-17 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 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8-19 页
  · 研究方法第19-20 页
序言第20-22 页
第1章 DNA 鉴定技术概述第22-47 页
  · DNA 鉴定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22-27 页
    · 开创期第23-25 页
    · 发展期第25-26 页
    · 拓展期第26-27 页
  · DNA 鉴定的科学基础第27-39 页
    ·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生命机理第28-35 页
      · DNA 的位置第28-31 页
      · DNA 的结构第31-34 页
      · DNA 的理化性质第34-35 页
    · DNA 的遗传多态性第35-39 页
      · DNA 长度多态性第35-36 页
      · DNA 序列多态性第36-39 页
  · DNA 鉴定的技术原理第39-47 页
    · DNA 鉴定的特定性第39-44 页
      · DNA 的多型性——DNA 鉴定的生理根据第40 页
      · 概率统计——DNA 鉴定的数理根据第40-44 页
    · DNA 鉴定的稳定性第44-45 页
    · DNA 鉴定的反映性第45-47 页
第2章 DNA 鉴定的误差及其原因第47-99 页
  · DNA 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第47-69 页
    · DNA 生物样本内因异常第48-53 页
    · DNA 生物样本的环境影响第53-55 页
      · 降解第53-54 页
      · PCR 抑制物第54 页
      · 突变第54-55 页
    · DNA 分型技术原因第55-62 页
      · 电泳偏移会影响 DNA 分型标准品等位基因命名第55-56 页
      · 内标识别错误第56 页
      · 影子峰第56-57 页
      · 杂合子不平衡第57-58 页
      · 等位基因丢失第58-59 页
      · off-ladder 峰第59-60 页
      · 双尖峰第60-61 页
      · 串带第61-62 页
      · 其他伪峰第62 页
    · 人为操作错误第62-63 页
    · 无孔不入的污染第63-69 页
      · 检体本身的污染第63-66 页
      · 鉴定程序过程干扰——法庭实验室污染第66-69 页
  · DNA鉴定结论的数据解读误差第69-82 页
    · 统计错误和在数据分析方法上的错误第70-72 页
    · 法庭上 DNA 证据解读的错误第72-81 页
      · 检察官的谬误第74-77 页
      · 被告的谬误第77 页
      · 独特的谬误第77-79 页
      · 数字转换错误第79-80 页
      · 其他解释错误第80-81 页
    · 为什么解释错误会发生第81-82 页
  · DNA 鉴定品质保证之失第82-99 页
    · 鉴定前法医 DNA 鉴定检体处理不规范统一第83-85 页
      · 法医 DNA 证据的采集规范上的问题第83-84 页
      · 法医 DNA 证据保管规范上的问题第84-85 页
      · 法医 DNA 证据的送检第85 页
    · 法庭 DNA 鉴定不规范统一第85-96 页
      · DNA 鉴定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不规范第86-89 页
      · DNA 鉴定人员的资格资质统一规范不完善第89-91 页
      · DNA 鉴定技术程序的规范化不足第91 页
      · DNA 鉴定技术的标准化不完善第91-93 页
      · DNA 分型标准化缺乏统一性第93 页
      · DNA 鉴定结论表述的不规范统一第93-96 页
    · 法医 DNA 证据庭审证明制度不完善第96-99 页
第3章 DNA 鉴定技术的运用第99-127 页
  · DNA 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第99-103 页
    · 基因的应用与价值第99-100 页
    · DNA 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第100-103 页
      · 认定犯罪嫌疑人第101 页
      · 纠正错案,排除无辜第101 页
      · 尸块、尸体身源认定第101-102 页
      · 生物犯罪鉴定第102 页
      · 珍惜动植物鉴定第102 页
      · 犯罪基础性工作——罪犯 DNA 数据库第102-103 页
  · DNA 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运用的价值冲突与调和第103-108 页
    · 冲突的法律价值有哪些?第103-105 页
      · 真实发现与人权保护第103-105 页
      · 法律价值冲突的其他范畴第105 页
    · 法律价值的权衡第105-108 页
  · DNA 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运用的法律缺陷第108-127 页
    · DNA 权利保障宪法规范上的不足第109-111 页
    · DNA 权利保障在诉讼证据法上的缺失第111-127 页
      · DNA 证据在司法证明程序的权利保障第111-118 页
      · DNA 鉴定分析的权利保障观瞻第118-127 页
第4章 DNA 鉴定标准化第127-149 页
  · 建立统一完善的 DNA 鉴定标准的基本要求第128-134 页
    · DNA 鉴定标准建立的原则第129-130 页
      · 科学性原则第129 页
      · 法定性原则第129 页
      · 统一性原则第129-130 页
      · 明确性原则第130 页
      · 发展性原则第130 页
    · DNA 鉴定标准管理与实施的组织保障第130-133 页
      · DNA 鉴定标准的组织管理机构第131-132 页
      · DNA 鉴定标准的实施机构和具体实施人员第132-133 页
    · DNA 鉴定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完善第133-134 页
  · 鉴定前法医 DNA 检体处理标准化第134-138 页
    · 法医 DNA 检材的采集第134-136 页
      · DNA 检材采集的法律规范第134-135 页
      · DNA 检材采集的技术规范第135-136 页
    · 法医 DNA 证据的保管第136-137 页
    · 法医 DNA 证据的送检第137-138 页
  · 法医 DNA 鉴定标准化构建第138-145 页
    ·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依据第138-139 页
    · 法医 DNA 鉴定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第139-140 页
      · 建立统一规范的 DNA 鉴定实验室资质审核标准第139-140 页
      · 建立动态的评估、检测制度第140 页
    · 建立统一规范的 DNA 鉴定人员资格资质管理体系第140-142 页
      · 统一鉴定人员资质条件第141 页
      · 统一 DNA 鉴定人员的准入制度第141-142 页
      · 建立健全定期与不定期的评估与培训制度第142 页
    · DNA 鉴定技术标准化第142-144 页
    · DNA 鉴定结论表述的规范化第144-145 页
  · 建立 DNA 标准化监督系统第145 页
  · 构建完善的庭审证明诉讼制度第145-149 页
第5章 DNA 证据在刑事司法中运用的法律规制第149-189 页
  · DNA 证据的法律规制构建第150-170 页
    · 立法的理念第150-154 页
      · 法律保留原则第150-151 页
      · 令状原则第151-152 页
      · 比例原则第152-154 页
    · 立法模式选择第154-156 页
      · 单一的立法模式第154-155 页
      · 诉讼法内的完善模式第155 页
      · 我国立法模式选择第155-156 页
    · 我国 DNA 证据立法要点探析第156-170 页
      · DNA 证据立法的立法宗旨和目的第157-158 页
      · DNA 证据的适用范围第158 页
      · DNA 检验的样本来源第158-160 页
      · DNA 采样的方法第160-166 页
      · DNA 检验的采样机构和采样人第166-167 页
      · DNA 鉴定采样程序第167-168 页
      · 样本的保存和销毁第168-170 页
  · DNA 鉴定结论的司法证明规则第170-189 页
    · DNA 鉴定规则第171 页
    · DNA 证据开示规则第171-173 页
    · DNA 鉴定结论的质证规则第173-177 页
      · 专家辅助规则第173-174 页
      · 强制出庭作证规则第174 页
      · 直接、言词规则第174-176 页
      · 交叉询问规则第176-177 页
    · DNA 鉴定结论的认证规则第177-189 页
      · DNA 鉴定结论的采纳规则第177-184 页
      · DNA 鉴定结论的采信规则第184-189 页
参考文献第189-197 页
致谢第197-198页

本篇论文共198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
内蒙古企业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与
新疆西部大开发税式支出绩效评价
互联网使用方式对在线社会资本的影
梅文·弗罗斯特的国际规范理论研究
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瓶颈问题分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与家庭疏离--
论侵犯著作权罪
从禁榷制度的两面性透视当今我国的
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清末民初章士钊政党思想研究
性犯罪刑法规制的反思与重构--基于
明清之际遗民梦想花园的构建及意义
税务稽查风险初探:概念及应用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
中介公共事件:媒体报道与网络抗议
论醉酒驾驶行为
保险行业信任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与
中国罢工权立法必要性研究及制度设
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辨析
行星际扰动与磁暴关系的统计研究
基于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资料收集处
利用超高光谱分辨率大气红外探测(
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和地基GPS资
用神经网络方法对雷达资料进行降水
山东省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及
西北地区强雹暴天气形成机制的数值
若尔盖湿地的陆气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基于MODIS和地物光谱的华北地区作物
日本东部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对初夏鄂
GTS电子探空仪碳湿敏元件性能测试结
南亚高压对长江上游夏季气候变化影
北京城市边界层低层湍流动力结构及
夏季亚洲中高纬度地区阻塞高压与中
云的水平非均匀性对云特性参数反演
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辐射参数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理论及应
气候模式的误差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基于遥感信息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华北
吉林省玉米低温冷害预测技术研究
风资源评估数据记录仪
北京周边地区光化学污染的重点源示
北京城市街区PM10时空分
中国西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波长
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根源信号ABA参与
近地层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冬
背景场误差的结构特征及其对三维变
水阳江流域陆面水文过程模式的研究
华南西部热带气旋强降水监测和预报
2004年重庆“9.5”特大暴雨与西南低
环境垂直风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影响
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方法在集合预报
中尺度强降水天气集合预报技术的研
对GRAPES中尺度模式系统暴雨个例模
南海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年代际变
新疆地区对流系统三维中尺度动力和
气溶胶对暖云影响的数值模拟
长江三角洲臭氧和气溶胶数值模拟研
沙尘气溶胶输送及其辐射反馈效应的
河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和人工增
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土壤有机碳储藏
基于卫星遥感与BEPS生态模式的藏北
克氏针茅草原陆—气通量交换特征研
博尔塔拉河流域树轮研究与气候重建
东北地区大气环流型与气候关系的研
气候信号检测新方法在长江中下游降
NOAH陆面模式在GRAPES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风廓线结构的观测
云对中国地区短期气候和辐射特征影
中国过去千年地表温度序列的初步重
北京夏、秋季近地面O3特征观测研究
结合MM5和M-C辐射传输模式对中国地
近一千年世界火山活动与我国旱涝分
山东省冰雹云宏微观特征观测及数值
加解密技术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
沙尘模式中湿沉降过程的参数化及模
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定量探测降水强
大气运动矢量资料所揭示的对流层上
集合卡尔曼滤波资料同化方案的设计
观测系统影响试验与可预报性研究
末次盛冰期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差异对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降水和温度长期变
新奥尔松短期气候特征及再分析资料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
近百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气候变异成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再循环研究
近地层大气湍流参数求解方法的比较
暴雨过程大气廓线仪资料分析及其模
气象卫星资料在热带气旋监测预报中
FY-3A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透射率计算
CAPPS模式中二次污染物的预报研究
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垂
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
我国近500年格点式降水量距平场复原
黄河上游秋季对流云降水特征的观测
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
近海加强热带气旋结构与强度变化机
中国区域气候经向与纬向特征及其变
我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研
河南省秋冬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及物理
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及成因和预
分布式陆面水文过程模式的研究
行星边界层参数化对我国夏季降水的
引入热力学第二定律改进中尺度数值
用TRMM卫星星载微波成像仪(TMI)资
基于遥感信息的华北冬小麦区域生长
用卫星资料反演臭氧总量的研究
用TRMM资料反演降水强度和水凝物垂
多普勒雷达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资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及其应
利用云和辐射传输模式对对流性降水
层状云中均流对冰核核化增长过程影
暴雨/雪云中水凝物相态及其与热力动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
中国汛期雨型和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
稻田和旱地湍流通量的观测试验与模
近地层O3和CO2
土壤水文特征对陆面过程影响的研究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水资
利用MODIS资料遥感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北京城市热岛动力、热力结构
我国地区黑碳气溶胶时空分布研究
北京城区单点气溶胶细粒子(PM2.5)
近五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变
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
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三维风场的
用TRMM资料对中国暴雨个例的分析和
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在中尺度模式中的
“99.6”梅雨锋降水云物理过程研究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气象卫星资
18世纪历史文献气象记录的赋值研究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降水的关系
我国西部地区绿化、沙漠化对气候影
中国7月降水分型及其成因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上空平流层和
基于商用数据库技术的磁盘磁带数据
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回溯时间积分研究
藉热力学第二定律改进MM5预报精度和
有限区气候模式三维嵌套方法的初步
北冰洋与青藏高原近地面边界层湍流
黄河上游人工增雨期间云物理观测和
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
我国大陆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观测研
谱模式基本动力学框架的研究
浅谈素描学习中设计意识的培养
高温超导体辐照效应研究
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
接受美学的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
比包普--美国现代爵士乐的开端
文献分类学视角中的网络音乐教育资
北印度古典音乐的传承与教授--异文
戏曲主奏乐器胡琴研究
“三并举”戏曲剧目政策研究
 
DNA鉴定技术论文 错误 价值冲突论文 法律缺陷论文 标准化论文 证据规则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mnbvcxz5**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