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3
页 |
Abstract | 第3-8
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
页 |
引言 | 第9-12
页 |
第一部分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2-18
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
页 |
· 动物的选择 | 第12
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2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2-15
页 |
· 实验分组 | 第12
页 |
· D-半乳糖溶液的配制 | 第12-13
页 |
· 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 | 第13
页 |
· 采集标本 | 第13
页 |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13-15
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5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5-18
页 |
·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 | 第15
页 |
· 两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比较 | 第15-16
页 |
· 两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比较 | 第16-18
页 |
第二部分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氧化损伤的影响 | 第18-39
页 |
实验一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LF含量的影响 | 第18-24
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19
页 |
· 实验动物 | 第18
页 |
· 实验试剂及器材 | 第18-19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9-21
页 |
· 实验分组 | 第19
页 |
· 模型制作 | 第19
页 |
· 治疗方法 | 第19
页 |
· 采集标本 | 第19-20
页 |
·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20
页 |
· 图文图像分析 | 第20-21
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21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
页 |
·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 | 第21
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21-22
页 |
· 各组大鼠松果体LF平均光密度比较 | 第22-24
页 |
实验二 艾灸对D-半乳糖松果体SODmRNA表达的影响 | 第24-29
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25
页 |
· 实验动物 | 第24
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4-25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26
页 |
· 实验分组 | 第25
页 |
· 模型制作 | 第25
页 |
· 治疗方法 | 第25
页 |
· 采集标本 | 第25
页 |
· SODmRNA表达的检测及结果判断 | 第25-26
页 |
· 图像定量分析 | 第26
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26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
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26-28
页 |
· 各组大鼠松果体SOD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比较 | 第28-29
页 |
实验三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29-34
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9
页 |
· 实验动物 | 第29
页 |
· 实验试剂及器材 | 第29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9-31
页 |
· 实验分组 | 第29
页 |
· 模型制作 | 第29-30
页 |
· 治疗方法 | 第30
页 |
· 采集标本 | 第30
页 |
· HSP70表达的检测及结果判断 | 第30-31
页 |
· 图文图像分析 | 第31
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31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
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31-33
页 |
· 各组大鼠松果体HSP70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比较 | 第33-34
页 |
实验四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松果体细胞数的影响 | 第34-39
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
页 |
· 实验动物 | 第34
页 |
· 实验试剂及器材 | 第34
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5
页 |
· 实验分组 | 第34
页 |
· 模型制作 | 第34
页 |
· 治疗方法 | 第34-35
页 |
· 采集标本 | 第35
页 |
· 松果体细胞数检测 | 第35
页 |
· 松果体细胞计数 | 第35
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35
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
页 |
· 形态学观察 | 第35-37
页 |
· 各组大鼠松果体细胞数比较 | 第37-39
页 |
讨论 | 第39-68
页 |
1 关于衰老动物模型的选用 | 第39-42
页 |
· 常用制备衰老动物模型 | 第39-41
页 |
· 关于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 | 第41-42
页 |
2 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 第42-43
页 |
3 关于选取松果体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 第43-49
页 |
· 松果体的位置形态及MT的合成 | 第43-44
页 |
· 松果体的高级调节功能 | 第44-47
页 |
· 松果体及MT的延缓衰老作用 | 第47-48
页 |
· 关于"衰老的松果体学说" | 第48-49
页 |
4 关于自由基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 第49-51
页 |
5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 第51-55
页 |
· 祖国医学关于衰老的描述 | 第51
页 |
· 历代中医对衰老机理的认识 | 第51-53
页 |
· 关于"脾肾两虚夹瘀致衰老学说" | 第53-55
页 |
6 艾灸疗法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优势 | 第55-57
页 |
7 关于穴位的选择 | 第57-59
页 |
8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LF含量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59-60
页 |
9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SODmRNA表达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60-63
页 |
10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中HSP70表达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63-66
页 |
11 艾灸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松果体细胞数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66-68
页 |
结论 | 第68-69
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9-70
页 |
致谢 | 第70-71
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
页 |
综述一 | 第82-98
页 |
综述二 | 第98-106
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106-10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