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
页 |
ABSTRACT | 第8-14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1
页 |
· 植物源农用杀菌剂研究概况 | 第14-28
页 |
· 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 | 第14-16
页 |
·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 第16-27
页 |
· 植物源杀菌剂对农业病原菌的作用机制 | 第27-28
页 |
· 小花假泽兰研究情况 | 第28-38
页 |
· 形态及地理分布 | 第28-29
页 |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29-34
页 |
· 小花假泽兰生物活性研究 | 第34-35
页 |
· 小花假泽兰危害与防治策略研究 | 第35-38
页 |
·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设计思路 | 第38-41
页 |
第二章 小花假泽兰化学成分预试及其提取物杀菌活性研究 | 第41-51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
页 |
· 材料 | 第41-42
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6
页 |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6-48
页 |
· 小花假泽兰全株化学成分预试结果 | 第46-47
页 |
· 小花假泽兰不同提取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7-48
页 |
· 5种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盆栽防治效果 | 第48
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8-51
页 |
· 小花假泽兰的杀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第48-50
页 |
·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合物分离更应关注中等极性部分 | 第50-51
页 |
第三章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 第51-67
页 |
· 材料方法 | 第51-58
页 |
·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51-52
页 |
· 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分离 | 第52-58
页 |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58-64
页 |
· 化合物杀菌活性测定 | 第64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4
页 |
· 化合物对3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第64
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4-67
页 |
第四章 小花假泽兰4种单体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 | 第67-78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9-76
页 |
·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4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69-71
页 |
·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4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毒力测定结果 | 第71-73
页 |
· 去氧薇甘菊内酯等3种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 第73-74
页 |
· 豆甾醇对番茄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的室内药效 | 第74-76
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76-78
页 |
· 甾体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第76
页 |
· 倍半萜烯内酯类化合物可能是小花假泽兰中一类重要的杀菌活性成分 | 第76
页 |
· 小花假泽兰所含其它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其相互作用需深入研究 | 第76-78
页 |
第五章 小花假泽兰精油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 | 第78-99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1-97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研究 | 第81-83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三种提取方法效果研究 | 第83-84
页 |
· 三种方法提取的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 第84-95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的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第95-96
页 |
· 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精油杀菌作用比较 | 第96-97
页 |
· 问题与讨论 | 第97-99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系统探讨 | 第97-98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杀菌活性成分及其结构改造值得进一步研究 | 第98-99
页 |
第六章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原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99-106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0
页 |
· 试验材料 | 第99
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99
页 |
· 试验方法 | 第99-100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4
页 |
·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形态的影响 | 第100-102
页 |
·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超微结构影响 | 第102-104
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04-106
页 |
· 豆甾醇可致小麦白粉菌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 第104
页 |
· 豆甾醇抑菌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第104-106
页 |
第七章 小花假泽兰杀菌可湿性粉剂研制 | 第106-115
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10
页 |
· 供试材料 | 第106-107
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7-110
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10-113
页 |
· 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第110-113
页 |
· 小花假泽兰可湿性粉剂大田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 第113
页 |
· 讨论 | 第113-115
页 |
· 小花假泽兰杀菌制剂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 第113
页 |
· 小花假泽兰杀菌制剂具较好的稳定性及田间持效性 | 第113-114
页 |
· 小花假泽兰提取物的适宜加工剂型尚需进一步研究 | 第114
页 |
· 有必要进行小花假泽兰提取物与化学农药的增效混用研究 | 第114-115
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115-120
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5-117
页 |
· 小花假泽兰杀菌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5
页 |
· 豆甾醇等4种单体化合物杀菌活性研究 | 第115-116
页 |
·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及杀菌作用研究 | 第116-117
页 |
· 豆甾醇对小麦白粉病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17
页 |
· 小花假泽兰杀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 第117
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7-118
页 |
· 本领域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118-119
页 |
· 前景展望 | 第119-120
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9
页 |
附图 | 第129-140
页 |
致谢 | 第140-141
页 |
作者简介 | 第14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