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整合分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整合分析
论文目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主要缩写词第10-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8页
  1.1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类型第15-17页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鉴定第17-24页
    1.2.1 实验方法第17-20页
    1.2.2 预测方法第20-24页
  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和位点的预测第24-32页
    1.3.1 自由对接方法第24-27页
    1.3.2 基于模板的对接方法第27-30页
    1.3.3 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第30-32页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应用第32-36页
    1.4.1 常用的拓扑参数第32-33页
    1.4.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特征第33页
    1.4.3 网络可视化工具Cytoscape第33-34页
    1.4.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第34-36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第二章 拟南芥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数据库的构建第38-54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2.2.1 实验鉴定的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的处理第38-39页
    2.2.2 蛋白质复合体结构的预测第39-41页
    2.2.3 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理化性质和进化信息的注释第41页
    2.2.4 结构域相互作用和结构域-模体相互作用的注释第41-42页
    2.2.5 I_RMS值的计算第42页
    2.2.6 AraPPISite的构建第4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2.3.1 AraPPISite的内容和特征第42-43页
    2.3.2 AraPPISite的访问第43-44页
    2.3.3 原子层次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可视化第44-46页
    2.3.4 序列层次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可视化第46-47页
    2.3.5 预测的蛋白质复合体结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可靠性评估第47-53页
  2.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拟南芥免疫响应中宿主-病原菌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第54-72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4-57页
    3.2.1 拟南芥种内和拟南芥-病原菌种间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收集第54-55页
    3.2.2 拟南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节点之间距离的计算第55页
    3.2.3 拟南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节点的拓扑参数的计算第55-56页
    3.2.4 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处理及差异表达基因的定义第56页
    3.2.5 差异表达基因集合之间的相似性计算第56-5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7-71页
    3.3.1 拟南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第57页
    3.3.2 病原菌采用局部攻击的模式破坏拟南芥网络第57-62页
    3.3.3 病原菌倾向于攻击在网络信息传递中占据关键位置的节点第62-66页
    3.3.4 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逐步远离靶蛋白第66-69页
    3.3.5 易感性增强的突变体中差异表达基因距离靶蛋白更近第69-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亚种间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对水稻杂种优势形成的贡献第72-85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2-75页
    4.2.1 日本晴与9311杂交F_1代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预测第72-73页
    4.2.2 F_1代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分类第73-74页
    4.2.3 F_1代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共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类第74-75页
    4.2.4 基因组中代谢基因簇的预测第7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5-84页
    4.3.1 日本晴和9311杂交F_1代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第75-77页
    4.3.2 同源蛋白的缺失是F_1代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原因第77-80页
    4.3.3 F_1代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在代谢通路中富集第80-81页
    4.3.4 F_1代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产量性状具有贡献第81-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5.1 结论第85-86页
  5.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附录第101-139页
作者简历第139页

本篇论文共139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整合分析
白蛉病毒囊膜糖蛋白Gn和Gc结构研究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4蛋白抑制GIL
畜禽源碳青霉烯耐药菌新型金属β-内
植物乳杆菌CAUH2氧化胁迫反应机制及
gga-miR-155靶向作用于SOCS1与TANK
PRRSV感染和干扰素刺激猪肺泡巨噬细
禽呼肠孤病毒p10蛋白在宿主细胞中降
猪轮状病毒G4P[6]株的分离鉴定及新
典型荒漠植物生长对沙漠表层人工固
禽源念珠菌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研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与致病
国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遗传演化
gga-miR-130b与gga-miR-454靶向作用
谷子SiASR4基因参与植物响应干旱和
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转化的影响及其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
论国家身份与伊朗外交政策:与美国
肌电手势识别中的多流融合和多视图
攀枝花太平矿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新型复合式磁力耦合器磁力传动理论
基于苯并噻二唑和苯并二噻吩给体材
绿原酸拮抗铝神经毒性的作用机理
乳酸杆菌影响沙门菌感染仔猪肠道自
胚蛋注射锌、锰对肉种蛋胚胎发育、
奶牛乳房炎性金葡菌毒力基因和耐药
PRRSV抗体差异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转
基于模型理论的颗粒饲料成型特性及
乳酸杆菌减轻大肠杆菌诱发奶牛乳腺
丛枝菌根真菌对Cd胁迫下柳枝稷生长
转PeaT1水稻抗旱功能分子机制
间隙可调组合式玉米摘穗机构设计与
基于机器视觉的免耕播种机对行避茬
农业科技成果视频云存储方法与安全
热探针方法测量土壤水热特性的改进
玉米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的设计与秸
增效氮肥综合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及全寿命周期
餐厨垃圾连续两阶段厌氧产氢产甲烷
硒对水稻吸收、转运及累积镉的影响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的复合胶体颗粒制
干红葡萄酒酚类代谢组学技术构建及
水果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优
叶片前缘几何特征对水泵水轮机初生
环境因子与叶片矿质元素对植物或土
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分子机制
小鼠卵母细胞促进C-型钠肽表达的分
CAV1和JAK在原始卵泡形成中的功能与
拟南芥中含有CCCH锌指域和KH域的蛋
水貂肠炎病毒抑制Ⅰ型干扰素诱导产
拟南芥HIR基因的功能分析和atnop10
iPS细胞线粒体移植改善老龄卵子发育
太瑞斯梭孢壳霉和樟绒枝霉酯酶的高
Pcgf2对小鼠子宫蜕膜化的调节功能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拮抗宿主蛋
机械力决定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方向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γb蛋白的磷酸化及
构建植物染色质状态数据库并研究黑
GSK-3β调控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
煤矿蛇形搜寻机器人路径规划策略研
为仁由己:孔子德育思想及其人本价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
新疆棉花机采模式下高光效冠层结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作物养分信息快速
氯甲基吡啶对石灰性土壤N2
有机肥和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
考虑黄土蠕变作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荷
人乳替代脂的组成、相似性评价及制
线性糊精的制备、相行为及应用
儿茶素-蛋清蛋白抗氧化性载体材料的
 
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组论文 三维结构论文 网络分析论文 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论文 杂种优势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暴风骤雨0**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