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12
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6
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20
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5
页 |
· 选题意义 | 第15-20
页 |
· 多式联运的运作方式及其评述 | 第20-23
页 |
· 国外多式联运的运作方式 | 第20-21
页 |
· 我国多式联运的运作方式 | 第21-22
页 |
· 多式联运运作方式的评述 | 第22-23
页 |
·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 | 第23-33
页 |
· 多式联运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23-26
页 |
· 虚拟企业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26-33
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
页 |
第2章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特征 | 第36-53
页 |
· 多式联运的运作特征 | 第36-43
页 |
· 多式联运的概念和特点 | 第36-38
页 |
· 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方式 | 第38-40
页 |
· 多式联运的运作特征分析 | 第40-43
页 |
· 多式联运的协调问题分析 | 第43-49
页 |
· 多式联运的业务流程 | 第43-45
页 |
· 多式联运协同运作的重要性 | 第45-49
页 |
·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特征 | 第49-52
页 |
· 虚拟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 第49-50
页 |
·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特征 | 第50
页 |
· 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 第50-52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
页 |
第3章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行平台 | 第53-63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内涵 | 第53-54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概念 | 第53-54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特点 | 第54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 | 第54-56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两层组织体系 | 第54-55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heterarchical组织结构 | 第55-56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行平台 | 第56-61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 | 第56-58
页 |
· 基于运输合同网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运行模式 | 第58-59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服务网的建立 | 第59-6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
页 |
第4章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创建研究 | 第63-92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创建过程 | 第63-65
页 |
· 创建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要求 | 第63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创建过程 | 第63-65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各区段分运承运人的选择过程及优化算法 | 第65-76
页 |
· 多式联运的各区段分运承运人的选择过程 | 第65-68
页 |
· 遗传算法与多式联运各区段分运承运人的选择 | 第68-69
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式联运各区段分运承运人的选择 | 第69-76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各区段分运承运人的选择系统 | 第76-90
页 |
· Agent与多Agent系统 | 第76-78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分运承运人的选择方法 | 第78-79
页 |
· 节点Agent的层次化结构——信息组织、通信与交互 | 第79-82
页 |
· 基于Agent的分运承运人选择的谈判协议 | 第82-86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分运承运人选择系统的结构与开发 | 第86-90
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
页 |
第5章 面向运输组织管理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运作模式 | 第92-131
页 |
· 基于才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输组织管理 | 第92-95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输组织特点 | 第92
页 |
· 理论基础——对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综述和理解 | 第92-94
页 |
· 基于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运输组织管理的动机 | 第94-95
页 |
· 基于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结构模式 | 第95-109
页 |
· Agent的种类 | 第95-98
页 |
· 各个种类Agent的功能和行为 | 第98-100
页 |
· Agent之间的交互关系和协同机制 | 第100-109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管理框架 | 第109-111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目标管理模式 | 第109-110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管理框架 | 第110-111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框架 | 第111-114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 第111-112
页 |
· 基于多Agen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信息集成框架 | 第112-114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输组织描述 | 第114-129
页 |
· Petri网与统一建模语言UML | 第114-119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输组织描述和分析 | 第119-128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运输组织完整视图 | 第128-12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
页 |
第6章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1-136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第131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第131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模式 | 第131-134
页 |
· 基于价格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1-132
页 |
· 基于运输合同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2
页 |
· 基于信用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2-133
页 |
· 基于"JIT"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3-134
页 |
· 基于信息的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13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
页 |
第7章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136-149
页 |
· 多式联运的利益合理分配的重要性分析 | 第136-138
页 |
· 多式联运的利益分配方式 | 第136-137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 第137-138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 第138-141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原则 | 第138-140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方法 | 第140-141
页 |
· 分运承运人的风险与服务水平系数的确定 | 第141-148
页 |
· 分运承运人所承担风险与其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 第141-144
页 |
· 分运承运人所承担风险与其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 第144-145
页 |
· 分运承运人的风险系数的确定 | 第145-147
页 |
· 分运承运人的服务水平的确定 | 第147-148
页 |
· 多式联运虚拟企业的利益分配比例的确定 | 第148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
页 |
结论 | 第149-151
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
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58-160
页 |
致谢 | 第160-161
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1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