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分类:
教育论文网
→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
教育论文
→
教育学论文
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第1-8 页
Abstract
第8-14 页
导言 教育:通向意义与价值世界
第14-22 页
一、意义:人生目的之指向
第14-16 页
二、价值:人之目的性的证明
第16-18 页
三、价值教育:生存意义的诉求
第18-22 页
第一章 现代性价值危机考察
第22-61 页
一、价值预设的演变
第22-35 页
(一) 形而上学之规定
第22-28 页
(二) 神性的设定
第28-30 页
(三) 启蒙之祛魅
第30-32 页
(四) 价值理性的裂变
第32-35 页
二、现代性价值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第35-42 页
(一) 现代性价值危机的根源
第35-39 页
(二) 现代性价值危机的实质
第39-42 页
三、价值危机的拯救方式数种
第42-54 页
(一) 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
第43-45 页
(二) 麦金太尔的回归诉求
第45-47 页
(三) 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
第47-49 页
(四) 全球伦理的神学模式
第49-52 页
(五) 生态伦理思想
第52-54 页
四、价值难题的思考
第54-61 页
(一) 价值定义诸种
第54-56 页
(二) 价值研究路径的局限
第56-57 页
(三) 价值的生存论意蕴
第57-61 页
第二章 价值教育之思维基点
第61-98 页
一、终极价值话语的虚妄
第61-67 页
(一) 终极价值话语分析
第61-63 页
(二) 终极价值话语的教育学表达
第63-66 页
(三) 终极价值话语的贡献与虚妄
第66-67 页
二、教育作为工具的逻辑
第67-75 页
(一) 教育的工具性
第67-70 页
(二) 教育的功利化
第70-72 页
(三) 技术宰制与教育同质化
第72-75 页
三、教育作为事实的逻辑
第75-80 页
(一) 教育作为事实的考察
第75-76 页
(二) 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第76-79 页
(三) 教育研究科学化之蔽
第79-80 页
四、教育的生存论阐释
第80-89 页
(一) 教育与生命
第81-84 页
(二) 教育与生活
第84-87 页
(三) 生存论视阈中的教育
第87-89 页
五、生存论视野中的教育与价值关系
第89-98 页
(一) 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第90-91 页
(二) 教育如何处理价值问题
第91-94 页
(三) 从人的生活出发的路径探讨
第94-98 页
第三章 价值教育之界定
第98-159 页
一、国际价值教育思潮简介
第98-113 页
(一) 国际价值教育兴起的背景
第98-103 页
(二) 国外价值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
第103-107 页
(三) 价值教育在英国
第107-110 页
(四) 价值教育在美国
第110-113 页
二、价值教育何以需要
第113-125 页
(一) 现代人的基本缺失
第114-117 页
(二) 中国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第117-121 页
(三) 现代教育需要价值教育
第121-123 页
(四) 确立教育的人学目的论
第123-125 页
三、价值教育是什么
第125-134 页
(一) 国际价值教育定义
第125-128 页
(二) 我国的价值教育定义
第128-132 页
(三) 价值教育之定位
第132-134 页
四、价值教育的内涵
第134-150 页
(一) 价值教育定义的理论基础阐释
第134-138 页
(二) 关于价值教育涵义的比较分析
第138-144 页
(三) 价值教育的几个核心观念
第144-150 页
五、价值教育的目的、本质与特征
第150-159 页
(一) 价值教育的目的
第150-155 页
(二) 价值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第155-159 页
第四章 价值教育的实践形态
第159-206 页
一、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梗阻现象透视
第159-167 页
(一) 知识教育中的价值遮蔽
第159-162 页
(二) 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失真
第162-164 页
(三) 普通教育目标制导的失衡
第164-166 页
(四) 学校教育方式的失当
第166-167 页
二、作为学校教育目标的价值教育
第167-176 页
(一)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思考
第168-169 页
(二) “诺丁斯模式”的启示
第169-171 页
(三) 一个有待拓展的尝试
第171-176 页
三、价值教育内容论
第176-186 页
(一) 当前我国价值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第176-178 页
(二) 确立价值教育内容的依据
第178-183 页
(三) 一个建议性的价值内容谱系
第183-186 页
四、价值教育类型论
第186-199 页
(一) 道德教育
第187-189 页
(二) 公民教育
第189-192 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
第192-194 页
(四) 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第194-196 页
(五) 其他的价值教育形式
第196-199 页
五、价值教育的实施方法
第199-206 页
(一) 价值发现的方法
第200-202 页
(二) 价值引导的方法
第202-203 页
(三) 价值商谈的方法
第203-206 页
结语
第206-208 页
主要参考文献
第208-217 页
后记
第217-218 页
本篇论文共
218
页,
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
更多论文
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TFE-E181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热力过程
腺样体肥大引起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
北洋陆军第三师述略
小型LPG单一燃料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
AQP1在大鼠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
蒋介石的“不抵抗”与张学良的“不
广告视野下的新生活运动--以1934年
高桩墩式码头结构计算与优化系统的
TNF-α在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中
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
袁世凯统治时期政治会议述略
基于运动几何学的谐波齿轮传动齿形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障
声—结构耦合系统振动分析和灵敏度
“市政改革”与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
唐宋时期馒头窑初步研究
高性能杂化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
肥胖者有氧运动抗炎效应的实验研究
广东唐宋时期瓷窑遗存初步研究
红枫湖大桥挂篮施工方法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Post-traumatic
不同种属急性放射病动物出凝血变化
辽宁出土辽代陶瓷初探--以近十年新
古越汉诗史述及文本辑考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
朝鲜半岛早期高丽青瓷初步研究--以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
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以山
扫雪除冰车红外线加热系统设计及加
试论深圳南头古城遗址的保护
一起
192
Ir放射事故中5例
人权与教育--人权视野中的教育问题
梁漱溟儒家民主思想探析
分形几何在建筑中的应用
细胞因子联合治疗极重度骨髓型急性
遭袭复杂网络的修复策略与关联特征
梁启超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土的量化记忆模型参数确定与应用研
耦合肝细胞中钙信号的同步性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
烟酸在缓控释模型介质中的迁移性质
汉赋与汉代《诗经》学
吡唑并[1,5-α]喹啉以及吡唑并[1,
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
论强制的概念及其道德意义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
七叶皂苷联合氟尿嘧啶的协同抗肿瘤
烷烃异构化骨架型MoO
x
-
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探析
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
汶川震后两年异地复学青少年创伤后
曲克芦丁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
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射光谱诊
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
环境风险认知评价的情绪理论模型--
RVLM、CeA胆碱能系统在脑室注射毒扁
连铸结晶器拉坯阻力的频谱分析及在
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
汉字的注意瞬脱现象:资源耗竭还是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甘油三酯对兔视
具有能量集成的用水网络优化设计方
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应
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
辛伐他汀对载脂蛋白M的影响
铸件凝固进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中国20
IT企业员工心理资本与离职倾向的研
PVA/PEO水凝胶和PAAS/PVA水凝胶的性
利用高频磁场去除铝合金中的非金属
《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卡巴拉汀注射用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评
两种功能性乳状液的制备与稳定性研
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
大学生压力应对的智慧隐含理论研究
磷酸化JNK在骨癌痛大鼠脊髓背角的表
有限元可视化算法的研究与程序开发
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
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对伤寒沙门菌质
宗炳美学思想探微
ERP在中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
维生素D抗感染作用的研究
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社会互构视
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基于晋东南H村
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
抑制Bcl-2蛋白的硫代噻唑烷酮类化合
关于Euler-Poisson方程组的研究
《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的形上学”
ICF中环形孔径编码图像恢复方法的研
替吉奥胶囊在中国癌症患者体内的药
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
基于网络的工程图学试题管理系统的
论熊十力与唯识学
自噬在七氟烷预处理“第二保护窗”
中西人体美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比较研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及数据流可视工具
价值 教育
价值教育论文
现代性论文
生存论论文
版权申明
:目录由用户
zensanm**
提供,
www.51papers.com
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
请点击这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内搜索引擎
||
站点地图
||
在线购卡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