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概念解析 |
论文目录 | | 绪论 | 第10-12
页 | 一、选题的动机与价值 | 第10
页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0-11
页 | 三、关于方法的一点说明 | 第11-12
页 | 第一章 人格权概念的提出与证成 | 第12-31
页 | 第一节 人格的历史演变及价值变迁 | 第12-17
页 | 附论: 权利能力概念及其与人格关系简析 | 第17-20
页 | 一、权利能力概念属性 | 第17-19
页 | 二、权利能力与人格关系简析 | 第19-20
页 | 第二节 人格权概念历史回顾 | 第20-22
页 | 第三节 质疑与反思:关于人格权概念的种种诘难 | 第22-29
页 | 一、问题与现状 | 第22-23
页 | 二、人格权概念合理性辩说 | 第23-27
页 | 三、人格权概念的不确定性 | 第27-29
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9-31
页 | 第二章 人格权概念属性解析 | 第31-49
页 | 第一节 人格权的自然权利属性 | 第31-46
页 | 一、人格权是自然权利 | 第31-38
页 | 二、人格权系私法权利 | 第38-41
页 | 三、人格权概念基础与中国当前思想文化背景 | 第41-46
页 | 第二节 人格权商业化利用反思 | 第46-49
页 | 第三章 人格权概念的内涵构成 | 第49-78
页 | 第一节 人格权主体 | 第49-67
页 | 一、自然人作为人格权主体 | 第49-58
页 | 二、法人人格权否定论 | 第58-67
页 | 第二节 人格权客体 | 第67-76
页 | 一、客体概念及其在权利构成中的意义 | 第67-73
页 | 二、人格权客体解析 | 第73-76
页 | 第三节 人格权内容 | 第76-78
页 | 第四章 人格权概念的外延 | 第78-124
页 | 第一节 具体人格权 | 第79-103
页 | 一、序论:问题与思考 | 第79-85
页 | 二、成熟且已类型化的具体人格权 | 第85-89
页 | 三、关于某些权利是否为人格权的简单剖析 | 第89-103
页 | 四、小结 | 第103
页 |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的确立及其适用 | 第103-124
页 | 一、导论 | 第103-105
页 | 二、一般人格权的确立 | 第105-116
页 | 三、一般人格权的法律适用 | 第116-123
页 | 四、小结 | 第123-124
页 | 第五章 代结论:人格权概念解析与中国人格权法立法 | 第124-137
页 | 一、对人格权的认识及其限度 | 第124-126
页 | 二、人格权法立法并不关系于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之争 | 第126-128
页 | 三、人格权法是否应独立成编 | 第128-137
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9
页 | 后记 | 第149-150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