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
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
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3
页 |
前言 | 第13-17
页 |
·“五脏应时”是中医藏象学说产生的出发点之一 | 第13
页 |
·从时间结构入手是研究藏象本质的可行途径 | 第13-14
页 |
·“心应夏”在时脏相应学说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 第14
页 |
·松果体是从时间结构入手研究藏象本质的关键点 | 第14
页 |
·受体是反映心血管功能季节性调控的重要方面 | 第14-15
页 |
·从心血管系统的季节性调控入手研究藏象学说的意义 | 第15
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7
页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17-61
页 |
1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 第17-31
页 |
· 藏象的含义 | 第17-19
页 |
· 藏象学说的建立 | 第19-20
页 |
· 近代以来藏象学说的研究历史概要 | 第20-21
页 |
· 藏象学说研究的指导思想举要 | 第21-24
页 |
· 藏象实质研究 | 第24-27
页 |
· 总结 | 第27
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1
页 |
2 心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 第31-39
页 |
· 心藏象学说的建立 | 第31-32
页 |
· 心主血脉研究 | 第32-33
页 |
· "心藏神"研究 | 第33-35
页 |
·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 | 第35
页 |
· 心在体、在液、在窍及表里关系 | 第35-36
页 |
· 总结 | 第36
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
页 |
3 "心应夏"研究进展 | 第39-41
页 |
· "心应夏"之机理 | 第39
页 |
· "心应夏"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佐证 | 第39
页 |
· 总结 | 第39-40
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
页 |
4 心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41-53
页 |
· 心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 第41-44
页 |
· 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 第44-48
页 |
· 总结 | 第48
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
页 |
5 心血管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 第53-61
页 |
· 肾上腺素能受体 | 第53-56
页 |
· M-毒蕈碱受体 | 第56-57
页 |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 第57-58
页 |
· 总结 | 第58-59
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
页 |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 | 第61-95
页 |
1 中医学时间观探讨 | 第61-71
页 |
· 中医学理论"法时"而成 | 第61-62
页 |
· 中医学独特的时间观 | 第62-65
页 |
· 中医学的顺时思想 | 第65-66
页 |
· 中医重视时间的原因探究 | 第66-69
页 |
· 小结 | 第69
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
页 |
2 时脏相应学说探讨 | 第71-81
页 |
· 时脏相应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71-76
页 |
· 时脏相应学说的现代解读 | 第76-80
页 |
· 总结 | 第80
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
页 |
3 心藏象学说的理论结构 | 第81-86
页 |
· 心主血脉之内涵与外延 | 第81-82
页 |
· 心主血脉是心藏象学说的基础 | 第82-85
页 |
· 总结 | 第85
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6
页 |
4 从气机升降来探讨"心应夏"学说 | 第86-89
页 |
· "气交"为夏季气机升降的概括 | 第86-87
页 |
· "心应夏"在气机升降上的表现 | 第87
页 |
· 总结 | 第87-89
页 |
5 褪黑素在"心应夏"调节中的作用 | 第89-95
页 |
· 血和血管与中医"血脉"所指相似 | 第89
页 |
· 褪黑素是内外环境沟通的中介 | 第89-90
页 |
· 褪黑素可作为"心应夏"的中介 | 第90-93
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5
页 |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 第95-129
页 |
1 实验设计 | 第95-97
页 |
· "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假说 | 第95
页 |
· 季节变化信号的形式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 | 第95-96
页 |
· 心藏象的定位 | 第96
页 |
· 检测指标的确定 | 第96-97
页 |
2 实验材料 | 第97-98
页 |
·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97
页 |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97-98
页 |
3 实验方法 | 第98-100
页 |
· 造模 | 第98-99
页 |
· 取材 | 第99
页 |
· 测定 | 第99-100
页 |
4 统计分析 | 第100
页 |
5 实验结果 | 第100-120
页 |
· 冬夏变化对心率的影响 | 第100-101
页 |
· 冬夏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 第101-103
页 |
·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心房钠尿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3-104
页 |
·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4-105
页 |
·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5-106
页 |
·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6-107
页 |
·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7-108
页 |
·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08-110
页 |
·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 第110-111
页 |
·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1-112
页 |
·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2-113
页 |
·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3-114
页 |
·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4-115
页 |
·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 第115-117
页 |
·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7-118
页 |
·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8-119
页 |
·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9
页 |
·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119-120
页 |
6 总结 | 第120-122
页 |
· 心血管系统总体功能状态的季节性变化 | 第120-121
页 |
· 心血管系统受体的季节性变化 | 第121-122
页 |
7 讨论 | 第122-128
页 |
· 血管的季节性调控不是单一方向的舒缩调控 | 第122-124
页 |
· 可能存在独立于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通路之外的通路 | 第124-125
页 |
· 对心血管调控系统活性冬夏季节差异的讨论 | 第125
页 |
· 对阻断光信号转导通路的造模方法的讨论 | 第125-127
页 |
· 实验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127-128
页 |
8 参考文献 | 第128-129
页 |
第四部分:结语 | 第129-133
页 |
1 理论研究 | 第129-130
页 |
2 实验研究 | 第130-131
页 |
3 结论 | 第131
页 |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133
页 |
致谢 | 第133-135
页 |
个人简历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