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导论 | 第13-38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3-19页 |
(一) 优化资源配置是近年国家教育工作重点 | 第14页 |
(二) 锦上添花非雪中送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低效率 | 第14-17页 |
(三) 政府官员的自利行为是否是导致配置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 第17-1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24-25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26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26页 |
四、研究内容、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6-28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二)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28页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一) 学理思路 | 第29-30页 |
(二) 技术思路 | 第30-31页 |
六、概念界定 | 第31-38页 |
(一) 县域 | 第31-32页 |
(二) 教育资源 | 第32-38页 |
第一章 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工具与理论借鉴 | 第38-58页 |
一、效率的内涵与外延 | 第38-39页 |
(一) 效率的内涵 | 第38-39页 |
(二) 效率的外延 | 第39页 |
二、配置效率 | 第39-42页 |
(一) 配置效率与配置低效率 | 第40-41页 |
(二) 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 第41-42页 |
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特征与识别 | 第42-48页 |
(一)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特征 | 第43-45页 |
(二)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识别 | 第45-47页 |
(三) 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意义 | 第47-48页 |
四、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适用性 | 第48-58页 |
(一) 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48-50页 |
(二) 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特点 | 第50-52页 |
(三)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52-58页 |
第二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及问题 | 第58-76页 |
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58-65页 |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 第59-60页 |
(二)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 第60-62页 |
(三) 2000年——2005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 第62-64页 |
(四) 2006年——2010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 第64-65页 |
二、区域、城乡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65-71页 |
(一) 区域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 第65-68页 |
(二) 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68-71页 |
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 第71-76页 |
(一) 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71-72页 |
(二) 教育投资体制存在弊端导致配置不合理 | 第72-74页 |
(三) 非均衡发展政策的价值取向导致配置不合理 | 第74-76页 |
第三章 重庆市XX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案例分析 | 第76-96页 |
一、XX县教育背景 | 第76-80页 |
(一) XX县社会、经济现状 | 第76-78页 |
(二) XX县的教育现状 | 第78-80页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80-81页 |
(一) 调查区域的选择 | 第80页 |
(二)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80-81页 |
(三) 行为主体的选择 | 第81页 |
三、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及配置效率分析 | 第81-96页 |
(一) 2009年XX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 第82-87页 |
(二) 2010年XX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 第87-92页 |
(三)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第92-96页 |
第四章 官员效用最大化和委托代理问题导致配置低效率 | 第96-114页 |
一、官员经济理论 | 第96-99页 |
(一) 传统的官员理论 | 第96-97页 |
(二) 公共选择中的官员理论 | 第97-98页 |
(三) 官员的目的或动机(X低效率) | 第98-99页 |
二、官员效用最大化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 | 第99-105页 |
(一)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官员效用最大化模型 | 第99-101页 |
(二) 官员效用最大化导致配置低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101-105页 |
三、官员机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 | 第105-112页 |
(一) 官员机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委托代理问题 | 第105-106页 |
(二)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06-109页 |
(三) 委托代理问题导致配置低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利益集团间的博弈造成配置低效率 | 第114-130页 |
一、利益集团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一) 利益集团及其手段 | 第114-116页 |
(二) 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利益集团 | 第117-121页 |
(一) 社会中的城市、农村利益集团 | 第117-118页 |
(二)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城市、农村利益集团 | 第118-121页 |
三、利益集团间的博弈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 | 第121-129页 |
(一) 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层博弈 | 第121-124页 |
(二) 斯蒂格勒模型——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导致配置低效率 | 第124-127页 |
(三) 贝克尔模型——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导致配置低效率 | 第127-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六章 政府寻租活动致使配置低效率 | 第130-142页 |
一、寻租及其社会成本分析 | 第130-133页 |
(一) 寻租的类型与手段 | 第130-132页 |
(二) 寻租的社会成本分析 | 第132-133页 |
二、义务教育中的寻租活动 | 第133-138页 |
(一) 教育寻租的内涵 | 第133-135页 |
(二) 政府进行教育设租的类型 | 第135-136页 |
(三)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教育寻租的表现 | 第136-138页 |
三、政府寻租活动导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 | 第138-141页 |
(一) 寻租活动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导致配置低效率 | 第139-140页 |
(二) 寻租活动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导致配置低效率 | 第140-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七章 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142-150页 |
一、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明文约束政府投资行为 | 第143-145页 |
二、组建投资决策委员会——程序约束政府投资行为 | 第145-146页 |
三、引入“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激发政府官员优化配置的动力 | 第146-148页 |
四、建立教育补偿机制——辅助弱势学校 | 第148-150页 |
结束语 | 第150-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2-162页 |
附录 | 第162-166页 |
后记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