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0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
页 |
·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
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0
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3
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3-29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软件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7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抽样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 第17-29
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0
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
页 |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9-30
页 |
第二章 基于GIS与EPANET的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软件 | 第30-59
页 |
· GIS 平台选型 | 第31-33
页 |
· 国内外常用GIS 平台概述 | 第31-32
页 |
· 确定GIS 平台 | 第32-33
页 |
· 软件总体架构 | 第33-34
页 |
· 管网模型数据库设计 | 第34-47
页 |
· EPANET 管网模型 | 第34-37
页 |
· EPANET INP 数据存储模型 | 第37-38
页 |
· 其它GIS 与EPANET 集成软件模型数据存储方式 | 第38-40
页 |
· 基于Geodatabase 建立管网模型数据库 | 第40-47
页 |
· 利用COM 封装EPANET 计算引擎 | 第47-53
页 |
· EPANET 开发方式概述 | 第47-49
页 |
· 现有软件EPANET 调用方法 | 第49-50
页 |
· 确定EPANET 开发方式 | 第50-51
页 |
· 主要修改 | 第51-53
页 |
· 功能设计及其实现 | 第53-58
页 |
· 功能设计 | 第53-54
页 |
· 功能实现 | 第54-57
页 |
· 软件主界面 | 第57-58
页 |
· 小结 | 第58-59
页 |
第三章 基于不确定性的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抽样设计 | 第59-109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基本理论 | 第60-63
页 |
· 给水管网稳态水力模型 | 第60-62
页 |
· 给水管网延时水力模型 | 第62-63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不确定性 | 第63-70
页 |
· 不确定性定义 | 第63
页 |
· 不确定性类型及其来源 | 第63-65
页 |
· 不确定性描述 | 第65-66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的不确定性 | 第66-70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 | 第70-79
页 |
· 基本内容 | 第70-72
页 |
· 研究现状 | 第72-73
页 |
· 非线性参数估计理论 | 第73-77
页 |
· 模型校验的非线性参数估计过程 | 第77-79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抽样设计 | 第79-107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实测数据获取现状 | 第80-84
页 |
· 实验优化设计 | 第84-88
页 |
· 校验抽样设计 | 第88-94
页 |
· 抽样设计的多目标进化算法 | 第94-99
页 |
· 抽样设计的交叉熵算法 | 第99-104
页 |
· 抽样设计程序设计 | 第104-107
页 |
· 小结 | 第107-109
页 |
第四章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抽样设计实例研究 | 第109-133
页 |
· 实例一:Anytown | 第109-123
页 |
· 管网数据 | 第109-110
页 |
· 验证方法及结果 | 第110-123
页 |
· 实例二:华北某开发区给水管网 | 第123-126
页 |
· 管网背景资料 | 第123
页 |
· 验证内容和方法 | 第123-124
页 |
· 验证结果 | 第124-126
页 |
· 实例三:华北某省会城市给水管网 | 第126-131
页 |
· 管网背景资料 | 第126-127
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27-128
页 |
· 第一个问题 | 第128-131
页 |
· 第二个问题 | 第131
页 |
· 结论 | 第131
页 |
· 小结 | 第131-133
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7
页 |
· 主要成果和结论 | 第133-135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软件 | 第133
页 |
·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校验抽样设计 | 第133-135
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5
页 |
· 展望 | 第135-137
页 |
附录A 国内外给水管网水力模型软件网址列表 | 第137-138
页 |
附录B ECAC管网模型校验标准建议 | 第138-139
页 |
附录C 四种已有抽样设计算法简介 | 第139-144
页 |
C.1 黄廷林等提出的模糊聚类算法 | 第139-140
页 |
C.2 王俊岭等提出的图论算法 | 第140-141
页 |
C.3 Bush 等提出的基于灵敏度的分级算法 | 第141
页 |
C.4 de Schaetzen 等提出的灵敏度熵算法 | 第141-144
页 |
附录D AnyTown管网模型数据及校验抽样设计配置文件 | 第144-151
页 |
D.1 AnyTown 管网模型数据 | 第144-146
页 |
D.2 校验抽样设计配置文件 | 第146-151
页 |
附录E 实例研究计算结果 | 第151-160
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3
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73-174
页 |
致谢 | 第17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