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2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
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8
页 |
· 管线钢的发展概况 | 第12-13
页 |
· 管线钢的发展趋势 | 第13-14
页 |
· 目前国内管线钢生产状况和应用前景 | 第14-15
页 |
· 国外高级别管线钢的发展现状 | 第15-17
页 |
· 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
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20
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41
页 |
· 氧化物冶金的基本概念和思路 | 第20-21
页 |
· 晶内铁素体对改善钢的焊接性的作用 | 第21-22
页 |
· 晶内铁素体(IGF)的形核机理 | 第22-23
页 |
· 诱发晶内铁素体的夹杂物种类和脱氧剂的选择 | 第23-26
页 |
· 细小氧化物的作用 | 第23-24
页 |
· 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种类 | 第24-25
页 |
· 脱氧剂的选择 | 第25-26
页 |
· Ti_2O_3 的形核机理 | 第26-27
页 |
· 利用Ti_2O_3 诱发晶内铁素体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7-32
页 |
· 有利于IGF 形成Ti_2O_3 的尺寸 | 第28
页 |
· 有利于IGF 形成Ti_2O_3 的数量和分布控制 | 第28-29
页 |
· 冷却速率对Ti_2O_3 大小、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 第29-31
页 |
· 合理的氧位控制 | 第31-32
页 |
· 关于TiO_x 相的确定 | 第32-34
页 |
· 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 第34-39
页 |
· 氧化物冶金技术可能实用的冶金过程 | 第34
页 |
· 氧化物冶金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 第34-38
页 |
· 厚钢板和大口径钢管对焊接特性的要求 | 第34-36
页 |
· 应用氧化物冶金理论改善焊接性的最新技术 | 第36-38
页 |
· 氧化物冶金技术在其它领域的研究 | 第38
页 |
· 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工业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 第38-39
页 |
· 文献总结和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 | 第39-41
页 |
· 文献总结 | 第39-40
页 |
· 本课题具体研究内容 | 第40-41
页 |
第三章 基于氧化物冶金的高级别管线钢脱氧热力学与动力学 | 第41-60
页 |
· 钛氧化物析出热力学 | 第41-46
页 |
· Ti-O 系TiO_x 析出 | 第41-43
页 |
· 两相区内Ti_2O_3 和TiO_2 的竞争析出 | 第43-46
页 |
· 脱氧剂的选择 | 第46-49
页 |
· 铝脱氧 | 第46-47
页 |
· 钛脱氧 | 第47-48
页 |
· Al、Ti 竞争脱氧 | 第48-49
页 |
· Ti-O-N 系Ti_2O_3 的析出 | 第49-53
页 |
· 液相中Ti_2O_3 和TiN 的选择析出 | 第49-51
页 |
· 固液两相区内Ti_2O_3 和TiN 的竞争析出 | 第51-53
页 |
· 钛脱氧产物析出动力学 | 第53-59
页 |
· 元素微观偏析模型 | 第53-54
页 |
· 凝固过程氧化物长大模型的建立 | 第54-56
页 |
· 溶质元素的偏析 | 第56-57
页 |
· 冷却速率和氧含量对凝固过程Ti_2O_3 长大的影响 | 第57-5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
页 |
第四章 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高级别管线钢试样的理论与工艺 | 第60-73
页 |
· 真空碳脱氧理论分析 | 第60-66
页 |
· 真空碳脱氧热力学 | 第60-61
页 |
· 真空熔炼钢液时MgO 与CaO 炉衬的热分解 | 第61-64
页 |
· 真空碳脱氧动力学分析 | 第64-66
页 |
· 试样钢的实验室制备 | 第66-72
页 |
· 实验设备 | 第66
页 |
· 脱铝 | 第66-68
页 |
· MgO 坩埚真空碳脱氧 | 第68-69
页 |
· CaO 坩埚真空碳脱氧及合金化 | 第69-72
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
页 |
第五章 凝固析出钛脱氧产物的大小、形貌和尺寸分布 | 第73-81
页 |
· 金相样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73-75
页 |
· 非水溶液小样电解夹杂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75-78
页 |
· 非水溶液小样电解 | 第75-76
页 |
· 电解夹杂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76-78
页 |
· 夹杂物颗粒尺寸分布统计 | 第78-7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
页 |
第六章 凝固析出的钛脱氧产物内部结构和物相组成 | 第81-95
页 |
· 金属薄膜法制取夹杂物试样的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81-84
页 |
· 透射电镜的制样方法 | 第81-82
页 |
· Ti-O 微米级夹杂物透射电镜观察 | 第82-83
页 |
· 透射电镜试样的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83-84
页 |
·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对TiO_x 相的确定 | 第84-88
页 |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简介 | 第84-85
页 |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 | 第85-88
页 |
· RTO 表征法制取的透射电镜试样分析 | 第88-92
页 |
· 电解分离夹杂物的RTO 表征法制样 | 第88-89
页 |
· RTO 表征法制取的透射电镜试样分析 | 第89-90
页 |
· 透射电镜夹杂物衍射花样的标定 | 第90-92
页 |
· 钢中微米级夹杂物的研究方法总结 | 第92-94
页 |
·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作用和特点 | 第92-93
页 |
· 微米级夹杂物的外部形貌和尺寸研究方法 | 第93
页 |
· 透射电镜对微米级夹杂物的内部结构和物相研究的局限 | 第93-94
页 |
· 研究微米级夹杂物的内部结构和物相组成的新思路 | 第9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
页 |
第七章 钛脱氧产物对凝固组织的影响和IGF 形核机理探讨 | 第95-113
页 |
· 低倍组织观察 | 第95-97
页 |
· 扫描电镜下的组织观察 | 第97-100
页 |
· Ti_2O_3 形核IGF 机理研究 | 第100-111
页 |
· 夹杂物内部元素分析 | 第101-103
页 |
· 金相样上夹杂物元素分析 | 第101-102
页 |
· 夹杂物RTO 表征法制样内部元素分析 | 第102-103
页 |
· 夹杂物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103-105
页 |
· 夹杂物拉曼光谱分析 | 第105-109
页 |
· 拉曼光谱简介 | 第105-106
页 |
· Ti-O-Mn-S 可能形成化合物的标准拉曼图谱 | 第106-108
页 |
· 复合夹杂物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108-109
页 |
· Ti_2O_3 诱发IGF 机理讨论 | 第109-111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
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13-115
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2
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2-123
页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23-124
页 |
致谢 | 第12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