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第17-20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1.2.2 俄罗斯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1.3 文献分析及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1.3.1 文献分析 | 第20-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1.4 创新及不足 | 第25-28页 |
第2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专制统治与大臣会议 | 第28-58页 |
2.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俄国专制统治 | 第28-35页 |
2.1.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俄国主要社会思潮 | 第29-32页 |
2.1.2 尼古拉二世时期俄国的全面危机 | 第32-35页 |
2.2 俄国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 第35-40页 |
2.2.1 尼古拉二世的个人因素 | 第35-37页 |
2.2.2 大臣委员会工作不力 | 第37-40页 |
2.3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大臣会议 | 第40-55页 |
2.3.1 行政执行机构的历史沿革与大臣会议改革 | 第40-48页 |
2.3.2 大臣会议改革后主要职能与组织构成 | 第48-53页 |
2.3.3 1905年-1917年间大臣会议的机构属性 | 第53-55页 |
2.4 小结 | 第55-58页 |
第3章 大臣会议对农业发展问题的讨论与主张 | 第58-82页 |
3.1 大臣会议改革前俄国农业发展状况 | 第58-60页 |
3.2 维特土地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60-63页 |
3.3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 第63-74页 |
3.3.1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基本主张及改革过程 | 第63-67页 |
3.3.2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积极结果 | 第67-71页 |
3.3.3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效果的消极表现 | 第71-74页 |
3.4 后斯托雷平时期大臣会议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 第74-79页 |
3.4.1 科科夫佐夫主政时期振兴农业举措 | 第75-76页 |
3.4.2 一战期间的农业衰落与对策 | 第76-79页 |
3.5 小结 | 第79-82页 |
第4章 大臣会议对俄国工业的讨论 | 第82-112页 |
4.1 大臣会议对俄国石油行业发展关注 | 第82-92页 |
4.1.1 20世纪前俄国石油工业发展状况 | 第82-85页 |
4.1.2 大臣会议推动石油行业发展具体举措 | 第85-91页 |
4.1.3 大臣会议改革后俄国石油行业发展状况总结 | 第91-92页 |
4.2 大臣会议对矿业及冶金业发展的关注 | 第92-104页 |
4.2.1 大臣会议改革前俄国矿业及冶金业的发展现状 | 第92-94页 |
4.2.2 大臣会议推动矿业及冶金行业发展具体举措 | 第94-104页 |
4.3 大臣会议对纺织业发展的讨论与研究 | 第104-109页 |
4.3.1 大臣会议改革前纺织业发展现状 | 第104-106页 |
4.3.2 大臣会议对纺织业的监管 | 第106-109页 |
4.4 小结 | 第109-112页 |
第5章 大臣会议对俄国财税问题的讨论 | 第112-140页 |
5.1 大臣会议对俄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 第112-123页 |
5.1.1 大臣会议改革前俄国财政状况概述 | 第112-115页 |
5.1.2 维特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 | 第115-118页 |
5.1.3 斯托雷平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 | 第118-120页 |
5.1.4 科科夫佐夫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 | 第120-121页 |
5.1.5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财政活动 | 第121-123页 |
5.2 大臣会议对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管 | 第123-130页 |
5.2.1 大臣会议改革前银行业发展状况概述 | 第124-125页 |
5.2.2 俄国国家银行的金融活动 | 第125-127页 |
5.2.3 农民土地银行的经营活动 | 第127-130页 |
5.3 大臣会议对税收问题的讨论与研究 | 第130-136页 |
5.3.1 大臣会议改革前俄国税收基本状况概述 | 第130-132页 |
5.3.2 工商业税的税制改革 | 第132-133页 |
5.3.3 消费税与土地税政策的调整 | 第133-136页 |
5.4 小结 | 第136-140页 |
第6章 一战期间大臣会议主要活动与经济发展 | 第140-162页 |
6.1 一战前大臣会议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分析 | 第141-144页 |
6.1.1 严峻国内的政治形势 | 第141-143页 |
6.1.2 大臣会议面临的紧张外交关系 | 第143-144页 |
6.2 一战期间大臣会议的主要活动与经济发展 | 第144-151页 |
6.2.1 大臣会议对战争爆发可能性的判断 | 第144-145页 |
6.2.2 战时大臣会议对所辖部门的协调工作 | 第145-147页 |
6.2.3 筹措军需物资 | 第147-148页 |
6.2.4 招募士兵和劳动力保障 | 第148-149页 |
6.2.5 协调交通运输问题 | 第149-151页 |
6.3 一战期间大臣会议应战举措的实施结果 | 第151-154页 |
6.3.1 各部门缺乏协调经济监管力度下降 | 第151-152页 |
6.3.2 军需物资供给为先产业结构失衡 | 第152页 |
6.3.3 军事动员与保障劳动力工作顾此失彼 | 第152-153页 |
6.3.4 交通运输监管混乱破坏生产秩序 | 第153-154页 |
6.4 影响大臣会议应战举措实施结果的主要因素 | 第154-159页 |
6.4.1 沙皇亲任最高总司令 | 第154-155页 |
6.4.2 皇后与拉斯普京集团对大臣会议的干预 | 第155-157页 |
6.4.3 大臣会议成员更换频繁 | 第157-158页 |
6.4.4 大臣会议威信下降,无力施政 | 第158-159页 |
6.5 小结 | 第159-162页 |
第7章 大臣会议活动影响及评价 | 第162-180页 |
7.1 历任大臣会议主席的执政理念 | 第162-172页 |
7.1.1 维特(1905年-1906年)——继续推进俄国现代化进程 | 第162-165页 |
7.1.2 斯托雷平(1906年-1911年)——以铁腕手段强推改革 | 第165-169页 |
7.1.3 科科夫佐夫(1911年-1914年)——斯托雷平改革的继承者 | 第169-170页 |
7.1.4 戈列梅金(1906年及1914年-1916年)——保守地维持现状 | 第170-172页 |
7.2 影响大臣会议活动的因素分析 | 第172-180页 |
7.2.1 尼古拉二世对大臣会议活动的干扰 | 第173-174页 |
7.2.2 人事变动对大臣会议活动的影响 | 第174-176页 |
7.2.3 大臣会议与国家杜马的关系 | 第176-180页 |
结论 | 第180-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4-196页 |
后记 | 第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