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1.3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3.1 宽带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15-18页 |
1.3.2 圆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18-20页 |
1.3.3 工作于高次模的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20-21页 |
1.3.4 毫米波频段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分析和设计 | 第21-22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新探索 | 第25-5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电介质的辐射机理 | 第26-28页 |
2.3 介质谐振器电磁辐射物理过程认识 | 第28-39页 |
2.3.1 时变电磁场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2.3.2 介质谐振器的储存能量和辐射能量 | 第30-37页 |
2.3.3 球形介质谐振器主模 | 第37-39页 |
2.4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能量关系及变化过程 | 第39-40页 |
2.5 介质谐振器天线分析设计方法 | 第40-48页 |
2.5.1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一阶近似分析设计模型 | 第40-45页 |
2.5.2 介质谐振器天线馈电结构对辐射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2.5.3 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步骤 | 第46-48页 |
2.6 混合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48-5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新型辐射结构设计与研究 | 第55-80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规则形状介质谐振器 | 第55-58页 |
3.3 介质分层矩形谐振器 | 第58-69页 |
3.3.1 介质分层矩形谐振器理论分析 | 第58-64页 |
3.3.2 宽带介质分层矩形谐振器天线分析 | 第64-67页 |
3.3.3 空气缝隙分层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67-69页 |
3.4 圆柱阶梯形介质谐振器 | 第69-72页 |
3.5 矩形阶梯形介质谐振器 | 第72-79页 |
3.5.1 双频宽带圆极化矩形阶梯形介质谐振器天线结构 | 第72-73页 |
3.5.2 天线工作原理 | 第73-76页 |
3.5.3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76-7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四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新型馈电结构设计与研究 | 第80-103页 |
4.1 引言 | 第80页 |
4.2 宽带馈电结构的工作原理 | 第80-81页 |
4.3 一种新型单臂螺旋缝隙馈电结构 | 第81-89页 |
4.3.1 单臂螺旋缝隙馈电的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81-83页 |
4.3.2 天线设计步骤及参数仿真结果 | 第83-87页 |
4.3.3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87-89页 |
4.4 一种新型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结构 | 第89-102页 |
4.4.1 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89-96页 |
4.4.1.1 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89-93页 |
4.4.1.2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93-96页 |
4.4.2 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阶梯形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96-102页 |
4.4.2.1 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96-99页 |
4.4.2.2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99-10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方向性设计新方法研究 | 第103-125页 |
5.1 引言 | 第103页 |
5.2 矩形介质谐振器的两个高次谐振模式分析 | 第103-108页 |
5.3 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全向性设计 | 第108-116页 |
5.3.1 矩形介质谐振器全向辐射模式的合成 | 第108-109页 |
5.3.2 矩形介质谐振器全向辐射模式的激励方法 | 第109页 |
5.3.3 全向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的验证和讨论 | 第109-116页 |
5.3.3.1 天线结构 | 第109-110页 |
5.3.3.2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110-116页 |
5.4 双频全向矩形介质谐振器天线设计 | 第116-123页 |
5.4.1 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16-120页 |
5.4.2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120-123页 |
5.5 基于双/多点馈电的天线方向性设计方法讨论 | 第123-12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新材料研究 | 第125-150页 |
6.1 引言 | 第125页 |
6.2 纯水材料的电性能参数 | 第125-126页 |
6.3 纯水介质谐振器辐射效率 | 第126-130页 |
6.3.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26-127页 |
6.3.2 结合电磁仿真软件的计算方法 | 第127-128页 |
6.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28-130页 |
6.4 纯水介质谐振器辐射效率改善方法 | 第130-131页 |
6.5 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性能特性 | 第131-134页 |
6.6 基于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的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新方法 | 第134-149页 |
6.6.1 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频率可重构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134-141页 |
6.6.1.1 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4-137页 |
6.6.1.2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137-141页 |
6.6.2 锥形探针馈电的频率可重构全向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 | 第141-148页 |
6.6.2.1 天线结构 | 第141-142页 |
6.6.2.2 天线工作原理 | 第142-145页 |
6.6.2.3 天线仿真、实测结果及分析 | 第145-148页 |
6.6.3 频率可重构纯水介质谐振器天线性能指标总结 | 第148-149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50-15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50-151页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6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