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智能电网发展的原动力 | 第10-13页 |
· 系统运行要求的日益提高 | 第10-11页 |
·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求 | 第11-12页 |
· 用户侧的逐渐活跃 | 第12-13页 |
· 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 | 第13-16页 |
· 智能电网的量测通讯技术发展 | 第14-15页 |
· 智能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发展 | 第15-16页 |
· 快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___本文关注问题之一 | 第16-19页 |
·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 | 第16-18页 |
· 研究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的快速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快速的电力系统主动解列断面搜索----本文所关注问题之二 | 第19-22页 |
· 电力系统解列控制 | 第19-20页 |
· 电力系统进行主动解列研究的意义 | 第20-22页 |
· 需求侧响应及其在辅助服务中的应用----本文所关注问题之三 | 第22-25页 |
· 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 需求侧响应在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应用前景 | 第22-2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基于域理论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与控制研究 | 第28-68页 |
· 引言 | 第28-30页 |
· 静态电压稳定与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30-36页 |
· 静态电压稳定的基本概念 | 第30-32页 |
· 静态电压稳定控制问题的描述 | 第32-33页 |
· 静态电压稳定控制计算的常用方法:连续线性规划法 | 第33-36页 |
· 基于静态电压稳定域的负荷控制量求取方法 | 第36-49页 |
· 基于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控制量计算方法 | 第36-39页 |
· 稳定域两阶段求取方法的主要思想及流程 | 第39-41页 |
· 稳定域两阶段求取方法的主要技术 | 第41-44页 |
· 验证算例 | 第44-49页 |
· 方法小结 | 第49页 |
· 局部有功注入与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关系的超平面形式近似表达 | 第49-67页 |
· 该超平面形式近似表达的提出 | 第49-51页 |
· 超平面形式近似表达的系数计算 | 第51-55页 |
· 控制算法 | 第55-57页 |
· 验证算例 | 第57-66页 |
· 方法小结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层图分割理论的电力系统主动解列断面的快速搜索方法研究 | 第68-90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解列断面搜索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69-70页 |
· 基于多层图分割理论的断面快速搜索方法 | 第70-82页 |
· 多层图分割理论基础 | 第70页 |
· 图的多步粗化 | 第70-73页 |
· 图的初始分区 | 第73-74页 |
· 基于连通拓扑约束的图的还原优化 | 第74-82页 |
· 验证算例 | 第82-89页 |
· 118 节点系统算例 | 第82-86页 |
· 300 节点系统算例 | 第86-89页 |
· 算例结论 | 第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四章 需求侧响应技术为风电场并网系统提供辅助服务的应用研究 | 第90-126页 |
· 引言 | 第90-92页 |
· 风电场并网后对电力系统运行特点的影响 | 第92-95页 |
· 风电场出力特点 | 第92-94页 |
·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 第94-95页 |
· 热力学可控负荷的大规模集中式控制 | 第95-125页 |
· 热力学可控负荷资源现状 | 第95-96页 |
· 热力学可控负荷模型的建立 | 第96-101页 |
· 热力学可控负荷的大规模集中式控制策略 | 第101-108页 |
· 需求侧响应提供辅助服务仿真场景 1:平滑风电场出力 | 第108-118页 |
· 需求侧响应提供辅助服务仿真场景 2:静态电压稳定控制 | 第118-123页 |
· 两个仿真场景的分析及结论 | 第123-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