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哲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
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检视
论文目录
 
导论第1-24 页
  一、思维范方转换:一种研究的视角第7-9 页
  二、哲学思维方式解析第9-20 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理论嬗变的脉络求索第20-24 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可能第24-40 页
  第一节 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24-30 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24-28 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28-30 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中国化解析第30-40 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基本前提第30-34 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基本途径第34-40 页
第二章 理论选择:唯物史观第40-81 页
  第一节 中国人最初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41-53 页
    一、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根底”第41-46 页
    二、中国人为何首先选择了唯物史观第46-48 页
    三、唯物史观之首先被选择的必然性分析第48-53 页
  第二节 李大钊唯物史观的思维逻辑第53-74 页
    一、接受:实践追求与哲学理念相契合第53-58 页
    二、理解:基于救国之现实关怀的哲学沉思第58-69 页
    三、理论旨归:以改造中国为目的第69-74 页
  第三节 唯物史观初到中国的理论意蕴及意义偏差第74-81 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基本体现第75-77 页
    二、对唯物史观理解的“误区”第77-81 页
第三章 理论阐释:“理论哲学”的体系界说第81-122 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尝试第82-99 页
    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名”第82-86 页
    二、始于实践需要的哲学领悟第86-95 页
    三、形而上的哲学诉求第95-99 页
  第二节 “中国第一部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第99-108 页
    一、“实践的唯物论”第100-104 页
    二、一种知识论的界说第104-108 页
  第三节 哲学通俗化的诠释第108-116 页
    一、哲学通俗化的路径:让哲学贴近生活第109-113 页
    二、未能超越的“体系”第113-116 页
  第四节 理论哲学的“宿命”第116-122 页
    一、曾经具有过的历史合理性第116-119 页
    二、马克思实践哲学理论本性之被忽略第119-122 页
第四章 理论创新: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上)第122-151 页
  第一节 毛泽东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第122-128 页
    一、对毛泽东哲学的解释误区第123-124 页
    二、回归毛泽东哲学之实践哲学本来面目第124-128 页
  第二节 致思趋向: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28-137 页
    一、继承中国古代实践哲学的基因第128-131 页
    二、何以能够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31-133 页
    三、怎样融合两种实践哲学第133-137 页
  第三节 哲学基点:植根于现实需要第137-151 页
    一、从实践哲学的视角解析毛泽东哲学第137-140 页
    二、毛泽东哲学的关注域: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第140-143 页
    三、毛泽东哲学的理论重心: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相统一第143-147 页
    四、毛泽东哲学的生成环境:同“两种主义”的交织与超越第147-151 页
第五章 理论创新: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下)第151-211 页
  第四节 哲学特质:实事求是第151-197 页
    一、实事求是: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第152-158 页
    二、实事求是的思维路径:实践的辩证法第158-178 页
    三、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石:辨证的实践观第178-190 页
    四、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为人民谋福利第190-197 页
  第五节 思维特征:化理论为方法第197-211 页
    一、实践哲学视域中的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第197-200 页
    二、实事求是: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思想底蕴第200-204 页
    三、认识论与历史观相统一: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大思路第204-208 页
    四、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毛泽东哲学方法论的实践中介第208-211 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理论嬗变的理论分析第211-227 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中国的基本特征第211-219 页
    一、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第211-215 页
    二、历史观与认识论由分裂走向统一第215-217 页
    三、理论与方法由分裂走向统一第217-219 页
  第二节 对“中国化”过程经验教训的反思第219-227 页
    一、实践哲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顺利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19-221 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第221-222 页
    三、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活力的关键第222-224 页
    四、汲取以理论哲学思维方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教训第224-227 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27-231 页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第231 页

本篇论文共231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二十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明代唐诗学
近代中国企业的广告促销研究
新型二芳酰肼类和芳基吡咯类杀虫剂
网络拓扑结构对自组织临界行为影响
分拆理论中的组合方法
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对
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脱除技术研
聚乙二醇—聚L-苯丙氨酸双亲嵌段共
多波长与包层泵浦Er3+/Yb3+共掺光
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的波长交错器
微结构光纤激光器件的理论与实验研
英国工业精神的演进和嬗变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婚
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网络解调
微结构光纤基本性质和微结构光纤光
西方工作福利制度与收入支持对中国
手性金属卟啉配合物以及卟啉-Salen
货币运动的动力学研究
原子荧光在线联用技术在形态分析中
技术的社会型塑--镇江香醋酿制技术
光纤光栅的谱形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可编程OADM与WDM波长路由技术的研究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中国近代公司特许阶段公司治理研究
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与实证分
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及生物组织光学
非线性系统新型估计器及其在控制中
金融支持过度与房地产泡沫研究
格路与有禁排列
中国逻辑与中国传统数学
近代天津和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
耦合映象格子的控制和它在密码系统
格路径和对称函数
《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
水中硝酸盐氮复合催化还原无害化的
醛的不对称硅氰化反应及不对称Bayl
创业投资基金委托代理机制研究
虚义动词论
牛泡沫病毒3026反式激活因子Borf1的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羊草(Leymus chi
内蒙古高原锦鸡儿属(Cargana)几种
大肠杆菌O—抗原基因簇的破译及糖合
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O抗原基因簇的遗
某些重要人类致病微生物分子进化的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风险分析与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一般方法研
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应用研究
掺镱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DWDM通信系统用POADM及多波长全光纤
超宽带EDFA及增益控制的研究
基于频域的预测控制分析与设计及其
文档图像中表格结构的自动定位与分
肝炎病毒(HBV、HCV)基因诊断芯片
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及解调技术的研究
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研
理学诗论与南宋诗学
超宽带光纤放大器理论与实验研究
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组织
受典型氨基甲酸酯农药污染土壤的生
σ-自动机和低维CA
清朝前期黑龙江民族研究
q超几何恒等式机器证明研究
WDM系统中光分插复用/解复用技术研
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研究--最优
“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
IIIA族单卤化物分子电子态的实验与
LCoS(硅基液晶)显示器设计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
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
普罗柯比《战记》研究
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实践哲学论文 理论哲学论文 中国化论文 毛泽东哲学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sz0772@qjl**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