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 第15-23页 |
1.2.1 VO_x/TiO_2的复合型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纳米结构碳材料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 第29-45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9-32页 |
2.2 周期性超元胞模型及处理方法 | 第32-35页 |
2.2.1 平面波方法 | 第33页 |
2.2.2 Bloch定理和k点 | 第33-35页 |
2.3 Kohn-Sham方程计算方法 | 第35-38页 |
2.3.1 Car-Parrinello分子动力学方法 | 第35-36页 |
2.3.2 共轭梯度法 | 第36-37页 |
2.3.3 RMM-DIIS方法 | 第37-38页 |
2.4 赝势 | 第38-41页 |
2.5 数值原子轨道基组 | 第41页 |
2.6 常用计算软件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VO_x/TiO_2复合型氧化物模型的研究 | 第45-65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计算细节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2页 |
3.3.1 TiO_2晶面的结构以及表面能计算 | 第47-48页 |
3.3.2 前驱体H_mVO_n物种 | 第48页 |
3.3.3 单分散H_mVO_n物种在TiO_2表面上的吸附 | 第48-58页 |
3.3.3.1 单分散HVO_3在TiO_2(001)表面上的吸附 | 第48-51页 |
3.3.3.2 单分散VO_x在TiO_2(100)表面上的吸附 | 第51-54页 |
3.3.3.3 单分散VO_x在TiO_2(101)表面上的吸附 | 第54-56页 |
3.3.3.4 单分散VO_x/TiO_2构型的稳定性与表面性质的关系讨论 | 第56-57页 |
3.3.3.5 单分散D_(001)构型的电子结构 | 第57-58页 |
3.3.4 双分散H_mVO_n物种在TiO_2表面上的吸附 | 第58-62页 |
3.3.4.1 双分散H_mVO_n在TiO_2(001)表面上的吸附 | 第58-59页 |
3.3.4.2 双分散H_mVO_n在TiO_2(100)表面上的吸附 | 第59-61页 |
3.3.4.3 双分散H_mVO_n在TiO_2(101)表面上的吸附 | 第61-62页 |
3.4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四章 VO_x/TiO_2催化剂载体晶面以及氧化钒分散度对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影响 | 第65-97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计算细节 | 第66-68页 |
4.3 结果 | 第68-84页 |
4.3.1 丙烷的物理吸附过程 | 第70-71页 |
4.3.2 丙烷C-H键活化及丙烯生成过程概述 | 第71-72页 |
4.3.3 丙烷在单分散VO_x/TiO_2(001)表面的氧化脱氢反应 | 第72-76页 |
4.3.4 丙烷在双分散VO_x/TiO_2(001)表面的氧化脱氢反应 | 第76-80页 |
4.3.5 丙烷在VO_x/TiO_2(001)表面的氧化脱氢反应 | 第80-83页 |
4.3.5.1 丙烷在单分散VO_x/TiO_2(001)表面的氧化脱氢反应 | 第81页 |
4.3.5.2 丙烷在双分散VO_x/TiO_2(001)表面的氧化脱氢反应 | 第81-83页 |
4.3.6 水的生成过程 | 第83-84页 |
4.4 讨论 | 第84-92页 |
4.4.1 活性位的比较 | 第86-89页 |
4.4.2 载体晶面的影响 | 第89页 |
4.4.3 钒物种分散度的影响 | 第89页 |
4.4.4 决速步和决速态的讨论 | 第89-92页 |
4.4.5 反应机理的转变 | 第92页 |
4.5 总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五章 碳纳米管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研究 | 第97-126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计算细节 | 第98-101页 |
5.3 含氧碳纳米管催化剂(o-CNT)的表征 | 第101-109页 |
5.3.1 电荷密度差分分析 | 第101-102页 |
5.3.2 投影态密度分析 | 第102-107页 |
5.3.3 自然键轨道电荷分析(NBO) | 第107-109页 |
5.4 o-CNT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 | 第109-123页 |
5.4.1 pr-CNT催化剂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 | 第109-110页 |
5.4.2 cl_1-CNT和cl_2-CNT催化剂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 | 第110-113页 |
5.4.3 dsw-CNT催化剂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 | 第113-115页 |
5.4.4 d_1-CNT、d_3-CNT和d_4-CNT催化剂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 | 第115-119页 |
5.4.5 催化剂活性比较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 第119-123页 |
5.5 总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