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导论 | 第17-32页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17-21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7-19页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三)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一)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4-2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27页 | (一) 历史唯物论的方法 | 第25-26页 | (二)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第26页 | (三) 实证研究方法 | 第26页 | (四) 抽象与具体统一的方法 | 第26-27页 | (五)文献研究法 | 第27页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27-32页 | (一) 创新点之一:做出新的定位,阐释了新的价值 | 第27页 | (二) 创新点之二:揭示了历史局限性,致力于创新与发展 | 第27-29页 | (三) 创新点之三:在实践中运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探索怎样在中国情景下应对新帝国主义 | 第29-32页 | 第一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 第32-51页 | 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 | 第32-38页 | (一)时代背景 | 第32-33页 | (二) 理论来源 | 第33-37页 | (三) 形成发展 | 第37-38页 | 二、帝国主义的特征与本质 | 第38-51页 | (一) 帝国主义的特征 | 第39-46页 | (二) 帝国主义的本质 | 第46-51页 | 第二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与现代价值 | 第51-78页 | 一、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 第52-64页 | (一) 历史地位 | 第52-63页 | (二) 历史贡献 | 第63-64页 | 二、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 | 第64-78页 | (一) 伟大的认识成果和科学的认识结晶 | 第65-69页 | (二) 深远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 | 第69页 | (三)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前瞻者 | 第69-71页 | (四) 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实践的行动指南 | 第71-75页 | (五) 强烈的当下性和应因性 | 第75-78页 | 第三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历史局限性及所面临的挑战 | 第78-89页 | 一、当代帝国主义的新变化 | 第78-84页 | (一) 经济特征的变化 | 第78-81页 | (二) 政治特征的变化 | 第81-83页 | (三) 军事特征的变化 | 第83-84页 | (四) 文化特征的变化 | 第84页 | 二、历史局限性 | 第84-89页 | (一) 关于垄断 | 第85页 | (二) 关于瓜分领土 | 第85-86页 | (三) 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 第86页 | (四)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趋势 | 第86-87页 | (五) 关于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 第87页 | (六) 关于帝国主义时代 | 第87-89页 | 第四章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现代阐释 | 第89-149页 | 一、新帝国主义的产生 | 第90-103页 | (一) 产生背景 | 第90-94页 | (二) 主要形态 | 第94-99页 | (三) 本质特征 | 第99-103页 | 二、金融帝国主义 | 第103-113页 | (一) 列宁的论述 | 第105-107页 | (二) 表象及其特征 | 第107-110页 | (三) 本质特征 | 第110-113页 | 三、文化帝国主义 | 第113-129页 | (一) 文化帝国主义的产生与形成 | 第114-119页 | (二) 表象与形态 | 第119-123页 | (三) 本性 | 第123-129页 | 四、军事帝国主义 | 第129-149页 | (一) 产生背景 | 第129-130页 | (二) 形成与演变 | 第130-146页 | (三) 本质与特征 | 第146-149页 | 第五章 中国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对 | 第149-181页 | 一、中国领导人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 第149-164页 | (一) 毛泽东关于反对帝国主义的理论 | 第150-157页 | (二) 邓小平关于防止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理论 | 第157-160页 | (三) 江泽民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论述 | 第160-162页 | (四) 胡锦涛关于独立自主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 | 第162-164页 | 二、当代中国怎样应对新帝国主义 | 第164-181页 | (一) 政治应对 | 第164-168页 | (二) 军事应对 | 第168-173页 | (三) 经济应对 | 第173-176页 | (四) 金融应对 | 第176-18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81-18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