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绪论 | 第16-37页 |
1 Bt杀虫晶体蛋白 | 第16-22页 |
· 形态描述 | 第16-17页 |
· 生理生化机制 | 第17-18页 |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8-22页 |
2 芽胞杆菌γ-氨基丁酸代谢旁路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 γ-氨基丁酸基本性质 | 第23-24页 |
· γ-氨基丁酸的代谢调控 | 第24页 |
· 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相关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 第24-25页 |
· γ-氨基丁酸代谢的表达调控机制 | 第25-26页 |
· 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的生理功能 | 第26-27页 |
3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36页 |
· 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 第28-36页 |
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36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第一章 GABA Shunt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同源性分析 | 第37-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41页 |
· 研究方法 | 第41-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T、琥珀酸半醛脱氢酶gabD基因的鉴定 | 第49页 |
· γ-氨基丁酸转氨酶、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表达与纯化 | 第49-51页 |
· γ-氨基丁酸转氨酶、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活性检测 | 第51-53页 |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二章 gabD、gabT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57-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6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59页 |
· 研究方法 | 第59-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76页 |
· gabT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66-70页 |
· gabD基因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70-72页 |
· gabT、gabD基因回复突变株的构建与筛选 | 第72-73页 |
· 出发菌株、突变株和回复菌株的生长特性比较 | 第73页 |
· 突变株对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3-76页 |
· 突变株对芽胞形成的影响 | 第76页 |
3 讨论 | 第76-77页 |
· Bt晶体蛋白的提取 | 第76-77页 |
· 利用ELISA方法测定Bt晶体蛋白的含量 | 第77页 |
4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三章 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簇的转录分析及操纵子的鉴定 | 第78-9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8-84页 |
· 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 研究方法 | 第79-8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4-89页 |
· gab gene cluster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4页 |
· gab gene cluster的RT-PCR分析 | 第84-85页 |
· gab gene cluster的启动子鉴定与融合表达分析 | 第85-89页 |
3 讨论 | 第89-90页 |
· 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相关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 第89页 |
· 启动子的识别与克隆方法 | 第89-90页 |
4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四章 reg基因缺失对gabT、gabD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 第91-10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91-93页 |
· 实验材料 | 第91-92页 |
· 研究方法 | 第92-9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3页 |
· Reg蛋白质的结构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93-97页 |
· 敲除载体pMADDreg的构建与鉴定 | 第97-99页 |
· reg基因缺失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99-100页 |
· 突变株HD-73(Δreg)的功能恢复 | 第100页 |
· 突变株的生长特性 | 第100-101页 |
· 突变株产芽胞和晶体能力的分析 | 第101-102页 |
· reg基因缺失突变对GABASE、SSADH酶活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3 讨论 | 第103-104页 |
· 芽胞杆菌中的σ~(54)因子 | 第103页 |
· Reg转录激活因子的调控作用 | 第103-104页 |
4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作者简历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