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研究假设汇总 | 第16-17页 |
主要参数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8-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1.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 第20页 |
1.2.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 | 第20-21页 |
1.2.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结构 | 第21页 |
1.2.4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监管 | 第21-22页 |
1.3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6-46页 |
2.1 检索方法 | 第26-27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7-33页 |
2.2.1 项目投融资渠道 | 第27-28页 |
2.2.2 项目投融资模式 | 第28-29页 |
2.2.3 项目投融资风险 | 第29-30页 |
2.2.4 项目投融资决策 | 第30页 |
2.2.5 项目投融资结构 | 第30-33页 |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33-38页 |
2.3.1 国内投融资渠道 | 第33页 |
2.3.2 国内投融资模式 | 第33-35页 |
2.3.3 国内投融资风险 | 第35-36页 |
2.3.4 国内投融资决策 | 第36页 |
2.3.5 国内投融资结构 | 第36-38页 |
2.3.6 国内投融资监管 | 第38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38-43页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现状与问题 | 第46-58页 |
3.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现状 | 第46-52页 |
3.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渠道 | 第46-48页 |
3.1.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 | 第48-52页 |
3.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主要问题 | 第52-55页 |
3.2.1 投融资决策问题 | 第53-54页 |
3.2.2 投融资监管问题 | 第54-55页 |
3.2.3 投融资结构问题 | 第55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策研究 | 第58-74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基于DEMATEL投融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6页 |
4.2.1 投融资决策影响因素体系建立 | 第58-60页 |
4.2.2 DEMATEL模型建立与计算 | 第60-64页 |
4.2.3 DEMATEL计算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4.3 基于三角模糊数群体多属性的项目投融资决策模型构建 | 第66-71页 |
4.3.1 三角模糊数理论 | 第66-67页 |
4.3.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策属性 | 第67-68页 |
4.3.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模糊群体多属性决策模型 | 第68-71页 |
4.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决策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政府投融资监管演化博弈研究 | 第74-90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政府投融资监管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第74-82页 |
5.2.1 博弈模型相关主体 | 第74-75页 |
5.2.2 政府、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三方静态博弈 | 第75-78页 |
5.2.3 政府、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三方动态演化博弈分析 | 第78-82页 |
5.3 政府投融资监管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 | 第82-87页 |
5.3.1 演化博弈模型的存量--流量图 | 第82页 |
5.3.2 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 | 第82-87页 |
5.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演化博弈结果讨论 | 第87-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结构优化研究 | 第90-106页 |
6.1 引言 | 第90页 |
6.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结构优化的框架思路 | 第90-102页 |
6.2.1 投融资结构优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90-92页 |
6.2.2 投融资结构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 | 第92-101页 |
6.2.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结构优化流程 | 第101-102页 |
6.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结构优化评价模型 | 第102-105页 |
6.3.1 项目投融资评价方法选择 | 第102-103页 |
6.3.2 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方法 | 第103-104页 |
6.3.3 基于熵值原理的多目标评价模型构建 | 第104-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案例分析 | 第106-120页 |
7.1 引言 | 第106页 |
7.2 项目概况 | 第106-107页 |
7.3 投融资决策程序的设计 | 第107-111页 |
7.3.1 项目投融资决策程序 | 第107页 |
7.3.2 多属性决策模型检验 | 第107-111页 |
7.4 投融资结构方案的优化 | 第111-115页 |
7.4.1 投融资结构评价 | 第111-113页 |
7.4.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113-115页 |
7.5 投融资监管过程的设计 | 第115-118页 |
7.5.1 项目前期决策监管 | 第115-116页 |
7.5.2“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原则 | 第116-117页 |
7.5.3 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 | 第117页 |
7.5.4“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 | 第117-118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20-125页 |
1、主要结论 | 第120-122页 |
2、相关建议 | 第122-123页 |
3、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7页 |
附录A 2006 年-2016 年广州地铁建设投资到位资金 | 第137-138页 |
附录B 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及综合开发情况表 | 第138-141页 |
附录C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公式列表 | 第141-145页 |
附录D 调查问卷 | 第145-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7-150页 |
致谢 | 第150-152页 |
附件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