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9页
  1.1 研究缘起第16页
  1.2 研究背景第16-20页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第17-18页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第18页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第18-20页
  1.3 研究对象第20-25页
    1.3.1 绿色校园第20-23页
    1.3.2 湿热地区范围第23-24页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第24-25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26页
    1.4.2 研究意义第26页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6-43页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第26-28页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第28-29页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第29-32页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第32-37页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第37-43页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43-46页
    1.6.1 研究方法第43-45页
    1.6.2 研究框架第45-46页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46-49页
    1.7.1 研究内容第46-47页
    1.7.2 创新点第47-49页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第49-116页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第50-52页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第52-53页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第53-61页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第53-55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第55-59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第59-60页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第60-61页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第61-83页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第61-64页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第64-74页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第74-76页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第76-78页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第78-82页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第82-83页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第83-89页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第83-84页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第84页
    2.5.3 统计结果第84-89页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第89-101页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第89-90页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第90页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第90-94页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第94-97页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第97-101页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第101-102页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第102-113页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第102页
    2.8.2 平均指标分析第102-107页
    2.8.3 相关性分析第107-113页
  2.9 本章小结第113-116页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第116-157页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第116-129页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第116-117页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第117-120页
    3.1.3 建筑气候学第120-122页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第122页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22-123页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第123-129页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第129-154页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第129-133页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第133-137页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第137-138页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第138-142页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第142-154页
  3.3 案例分析第154-156页
  3.4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第157-252页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第157-159页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第157页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第157-159页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第159-243页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第159-175页
    4.2.2 景观生态规划第175-180页
    4.2.3 绿色交通规划第180-190页
    4.2.4 水资源规划第190-200页
    4.2.5 风貌维护规划第200-205页
    4.2.6 物理环境规划第205-216页
    4.2.7 绿色建筑规划第216-223页
    4.2.8 能源系统规划第223-232页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第232-238页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第238-243页
  4.3 案例分析第243-251页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第243-249页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第249-251页
  4.4 本章小结第251-252页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第252-379页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第254-255页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第255-257页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第257-264页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第264-266页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第264-265页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第265页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265页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第265页
    5.4.5 室内环境质量第265-266页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第266-350页
    5.5.1 建筑空间布局第267-271页
    5.5.2 遮阳隔热第271-284页
    5.5.3 建筑通风第284-310页
    5.5.4 采光照明第310-320页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第320-328页
    5.5.6 立体绿化第328-332页
    5.5.7 绿色建材第332-335页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第335-337页
    5.5.9 Green BIM应用第337-342页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第342-347页
    5.5.11 智慧绿色建筑第347-350页
  5.6 案例分析第350-378页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第350-355页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第355-373页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第373-378页
  5.7 本章小结第378-379页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第379-430页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第379-380页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第380-409页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第380-388页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第388-392页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第392-396页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第396-406页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第406-409页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第409-420页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第410-414页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第414-418页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第418-420页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第420-429页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第420-422页
    6.4.2 案例分析第422-429页
  6.5 本章小结第429-430页
结论与展望第430-449页
参考文献第449-468页
附录第468-513页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第468-470页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第470-475页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第475-488页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第488-496页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第496-506页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第506-509页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第509-51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13-516页
致谢第516-518页
附件第518页

本篇论文共518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
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历史建筑再生研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研究
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畸变条件下轴流
金属氢化物和配位氢化物热力学及动
环境因子胁迫下传统岐山醋大曲固态
双工天线的研究
多尺度复合多孔结构烧结—脱合金制
含苯并二噻吩的新型共轭有机材料的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连分数和β-展式中的极限定理与维数
视听觉脑机接口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交直流大电网多时间尺度混合实时仿
高效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的性能研究
旗传递2-(v,k,λ)设计的分类
一类变尺度过松弛杂交邻近外梯度算
基于抗菌多肽的硬组织植入体表面构
钙钛矿及有机太阳电池器件研究——
超高压冷冻中压力及冷冻因素不同作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广州白云湖地区
广东省惠州市青塘村自建房建设管理
“第三方”参与下台湾历史街区保护
空间生产视角下广州南华西历史街区
基于健康促进理念的城市积极交通模
商场电梯事故预防对策研究
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在毕赤酵母
聚氨酯阴离子聚体的制备及其涂膜自
LIBS分子光谱应用于固体样品中N元素
光色可控型纤维素基铽铕双核纳米配
潮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防
公平关切视角下生鲜农产品双渠道定
资产定价基本定理与套利策略的构建
H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研究
广州市政府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对策
广州市远郊村规划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舒适物视角下工业化后期专业镇
广东省质监系统技术机构改革研究—
移动载体天线伺服系统扰动抑制控制
婴儿玩玩具行为中自闭症谱系障碍早
基于分割的三维运动轨迹表征与匹配
基于压力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下肢
康而乐——准老年人手机游戏界面的
基于GIS的堤防风险管理及在珠江堤防
基于心电动力学图和Storm的心肌缺血
基于物联网的被动式入侵检测方法研
空间测向系统中高增益低剖面天线的
基于指纹的无线网络定位算法研究
超宽带光纤放大器用碲量子点掺杂磷
基于热活化延迟荧光效应的高效率溶
“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我国侦诉关
刚性预算下我国地方预算立法的完善
上市公司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法律制度
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法律
姓名注册商标的法律规制研究
H市公安机关涉警信访工作研究
河源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众满意
新形势下广东省公务接待规范化问题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基于实测系统扰动的同步发电机参数
基于随机分析方法的概率谐波潮流计
交流伺服电机分数阶辨识与控制研究
交直流同塔线路跨线故障仿真研究
基于多学科协同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
升压变换器能量平衡控制及其在功率
超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主动配电网下家庭智能用电管理及优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热模型研究及负载
泡沫混凝土与全轻轻集料混凝土复合
异形R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营
基于广州地区热环境的训练馆动态适
医院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评估
云南丽江大理地区传统民居主题型精
广州市老年公寓公共空间设计探析
东莞可园组群式竖向楼阁布局气候适
基于轻钢体系湿热地区被动房屋外墙
粤东地区乡镇中学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博览建筑与地形地貌相容性研究
文化变迁下的三江高友侗寨聚落外部
从实验住宅到钢结构住宅的实践——
恩斯特·梅的设计理念及作品研究
广州街区型住区交往空间研究——以
广州市滨水动态人文景观演进研究
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评价研究——以珠
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土地“严控”
基于众创空间营造视角的广州科学城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建设研究——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空间重构——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潮汕地区传统村落
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行人视角下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的优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州市主城区多中心
广州市增城区邓村村四方联动的建设
基于细观模型的环氧树脂基混凝土力
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道社区养老设施
基于地理位置的车载自组织网络机会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改进模型及
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及在寻全高速
桥梁不确定性区间分析与应用研究
散射地震波场GPT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
基于时间序列的铁路客流量预测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横向冲击损伤特
室温磁制冷机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数值模拟的广东省细颗粒物来源
食源性李斯特菌对重金属及苯扎氯铵
造型艺术中纸浆材料光呈现运用的研
内凹孔阵列微沟槽式铝均热板制造与
纳米石墨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
超薄碳纤维织物增强热塑性复合片材
Er3+掺杂中红外透明微晶
微流控技术制备HA微凝胶及其作为细
毕赤酵母细胞壁多糖合成相关基因GA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
云浮市中心城区城市增长边界管理问
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研究
广州市荔湾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广州市出入境办证服务均等化研究
广东省“三三六”强制隔离戒毒模式
公安边防部队干部激励问题研究——
广东省宗教组织公益慈善活动政府引
佛山专业镇转型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
香港区议会的社区治理模式及其对内
博罗县委组织部组织文化建设研究
热迁移对微焊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现场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的安全评价
剪切辅助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粒子的
Y市D区财政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惠州市大亚湾区国税局大企业税收征
C市H区地税局重点税源企业税收风险
广州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黄埔海关物流监控信息化研究
“互联网+”时代广州市出租汽车行业
广州市越秀区低效产业用地潜力释放
广东省质检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研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机制
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选择的
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基层公共资源招投标中串标问题研究
卷积神经网络的加速及压缩
基于李雅普诺夫优化理论的温度传感
基于螺旋理论与李群的六足机器人运
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多节点协同路径规
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多任务图
基于弹性包络的攀爬蛇形机器人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特征提取和树与哈希混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群计数算
基于MQTT消息路由的智能家居网关的
风光互补路灯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面向群智感知的移动智能终端数据预
基于Openstack的超融合平台的研究与
 
绿色校园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湿热地区论文 设计策略论文 现状分析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孙**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