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各级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高等教育史论文
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6 页
英文摘要第6-13 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8 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3-16 页
    一、 组织第13-14 页
    二、 组织特性第14-15 页
    三、 大学第15-16 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25 页
    一、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6-21 页
    二、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5 页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8 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25-26 页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6-28 页
第二章 清末大学组织特性第28-41 页
  第一节 清末大学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产生第28-31 页
    一、 清末新式大学堂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产生第28-29 页
    二、 清末高度集权的大学管理体制第29-31 页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学办学宗旨和忠孝为本的培养目标第31-33 页
    一、 大学堂办学宗旨的争议及其确立第31-32 页
    二、 大学堂组织目标的确立第32-33 页
  第三节 中西结合大学的组织结第33-36 页
    一、 清末大学是高度集权的组织第33-35 页
    二、 多科性综合大学的雏形第35-36 页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现代文化的成长第36-41 页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支配地位第36-37 页
    二、 现代文化的成长第37-39 页
    本章小结第39-41 页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组织特性第41-57 页
  第一节 政治上的失控为大学自由自治发展提供了条件第41-44 页
    一、 政治上的失控及经济文化发展第41-42 页
    二、 大学依法自主办学体制的建立第42-44 页
  第二节 适应国家需要的大学使命和个性化的大学办学目标第44-46 页
    一、 适应国家需要的大学使命第44 页
    二、 多元化的大学办学目标第44-46 页
  第三节 多元化的大学组织结构第46-52 页
    一、 多元化的大学内部权力格局第46-50 页
    二、 多元化的大学知识结构第50-52 页
  第四节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第52-57 页
    一、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第52-53 页
    二、 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学潮不断第53-54 页
    本章小结第54-57 页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组织特性第57-76 页
  第一节 加强政权、发展经济和强化大学管理体制的努力第57-61 页
    一、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第57-58 页
    二、 政府对大学管理的加强和大学事实上的自由自治第58-61 页
  第二节 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大学使命和造就杰出人才的培养目标第61-63 页
    一、 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为国家服务的大学使命第61-62 页
    二、 研究高深学问、造就杰出人才的办学目标第62-63 页
  第三节 大学组织结构的变化第63-70 页
    一、 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变化第63-67 页
    二、 大学知识结构的变化第67-70 页
  第四节 国家主义的抬头与自由主义的遗风第70-76 页
    一、 国家规制的加强第70-71 页
    二、 大学自由风气的延续第71-72 页
    三、 大学教授的至尊地位第72-73 页
    四、 知识分子的追求第73 页
    本章小结第73-76 页
第五章 建国后十七年大学组织特性第76-91 页
  第一节 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高度集中统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第76-78 页
    一、 频繁的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状况第76-77 页
    二、 高度集中统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第77-78 页
  第二节 为国家服务的大学使命和培养专才的办学目标第78-80 页
    一、 大学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第78-79 页
    二、 新中国大学要培养与国民经济相适应的专门人才第79-80 页
  第三节 回归一体化的新中国大学组织结构第80-84 页
    一、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从校长负责到党委领导第80-82 页
    二、 大学知识结构—从多科性综合大学到文理大学或单/多科专门学院第82-84 页
  第四节 知识分子变成普通劳动者第84-91 页
    一、 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由团结使用到教育改造第84-85 页
    二、 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体制内知识分子在党领导下努力工作第85-87 页
    三、 由专家路线到群众路线——学生帮助先生第87 页
    四、 反右运动——大字报充斥大学校园第87-88 页
    本章小结第88-91 页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组织特性第91-102 页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与教育革命第91-93 页
    一、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与“教育革命”第91-92 页
    二、 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遭到破坏第92-93 页
  第二节 把大学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第93-94 页
    一、 大学整体组织目标的重新定位第93 页
    二、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第93-94 页
  第三节 扭曲的大学组织结构第94-97 页
    一、 奇特的权力分布模式:三结合领导体制第94-95 页
    二、 根据阶级斗争和生产实际需要组织大学的知识结构第95-97 页
  第四节 异化的大学组织文化第97-102 页
    一、 在劫难逃的大学领导干部和学术权威第97-98 页
    二、 大学里被专政的知识分子第98-99 页
    三、 被颠倒的师生关系第99-100 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 页
第七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期大学组织特性第102-115 页
  第一节 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第102-104 页
    一、 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确立第102-103 页
    二、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第103-104 页
  第二节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大学使命和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第104-106 页
    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大学使命第104-105 页
    二、 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第105-106 页
  第三节 复杂的大学组织结构第106-110 页
    一、 大学内部权力分布变化:从党委领导回到试行校长负责第106-109 页
    二、 重新走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大学知识结构第109-110 页
  第四节 活跃的校园文化与80年代末的教育危机第110-115 页
    一、 西方思潮的传播和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变化第111-112 页
    二、 80年代后期的教育危机第112-113 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 页
第八章 90年代以来大学组织特性的新发展第115-129 页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第115-118 页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第115-116 页
    二、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第116-118 页
  第二节 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命的传承与培养目标的新发展第118-120 页
    一、 大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命的传承第118 页
    二、 大学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第118-120 页
  第三节 巨型大学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第120-124 页
    一、 大学组织内部权力的调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第120-123 页
    二、 大学学科设置进一步增加第123-124 页
  第四节 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大学组织文化和世纪之交的转机第124-129 页
    一、 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大学校园第124-125 页
    二、 20世纪末的转机第125-127 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 页
全文结语第129-136 页
  一、 政府支配中国大学一个世纪的展历程第129-131 页
  二、 大学组织目标决定其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第131-133 页
  三、 大学组织文化影响其组织特性第133-136 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 页
后记第144 页

本篇论文共144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
IP路由器系统芯片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赋时有色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
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无线Ad-hoc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MAC层关键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位置感知的若干关
同步辐射光电发射方法研究ZnO基稀磁
P物质对MPP~+诱导的MES23.5细胞凋亡
人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在位内膜差
两种节肢动物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及结
附子心脏毒作用机制研究
厚朴叶药用价值研究--厚朴叶对血管
桑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PAL、F3H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
青春期艾滋病孤儿污名应对与创伤后
长江中华绒螯蟹亲体和早期发育阶段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
古典书院的终结及其对现代中国大学
中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研
高校技术转移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
风翼助航船舶主动力装置特性研究
汽车螺纹联接柔性装配系统的研究及
沪蓉西高速公路乌池坝岩溶隧道涌水
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以产品的
无效信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新时期官德建设研究
机织针织混编结构复合材料冲击拉伸
基于白钨矿为前驱有机矿化合成氧化
共振瑞利散射法的一些新应用及基于
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多孔负载型氧
近临界水中协同反应量化模拟及其反
分子内电荷转移等有机光化学反应及
具有光电活性的功能化四嗪衍生物研
4,4-二甲基-3β,7β-二羟基石胆酸
重氮酰胺类化合物参与的基于亲电试
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高分辨
官能团化联烯的亲电反应及新型大位
欺骗行为的发展及其社会认知神经机
普遍性的追寻--王弼本体思想研究
用两种声音阐述一段人生--论亨德米
生物降解作用对辽河原油化学组成的
真实的存在--爱德华·阿尔比戏剧中
越南当代文学的“他者”与“同行者
机械压汽蒸馏技术的实验应用与仿真
近邻星系中星族和尘埃的紫外红外观
柑橘类病毒的鉴定及其小RNA的深度测
DNA损伤修复复合物FANCM-MHF和Shu的
部分可观察马氏决策过程的复杂性理
仿射空间中的若干曲线和曲面
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及其相关性
无线传输视频适配技术研究
基于声调识别的汉语计算机辅助学习
4H-SiC MESFET的结构优化和理论建模
TD-SCDMA分频器的研究与设计
黑色素瘤抑制因子2(MIA2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方
基于地榆鞣质与皂苷治疗白细胞减少
中医脉诊信号感知与计算机辅助识别
慢性前列腺炎与直肠炎相关性的实验
冠状病毒Nsp1蛋白生物学机理研究及
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体系研究
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
印刷电路板生产线调度优化研究
科技服务业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知
碳氮比调节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及优
甜味蛋白Monellin基因的合成、功能
植物篱对紫色土水土特性的效应及作
土壤离子扩散与吸附/解吸微观机制的
家蚕围食膜的蛋白质组及几丁质去乙
从体育教科书和专著的立论基础看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
奘寺学童现象及其教育法规因应研究
双向互动电能计量模式下的谐波分析
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
常用有机外墙外保温系统火灾特性研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及推进轴系的振动
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
表面粗糙度对高精度微波电子装备电
无人机隐身技术若干问题研究
黄土坡滑坡滑带土的结构特征与水—
北极问题的软法规制研究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比较研
合同司法解除研究
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
国际反倾销与中国钢铁对外贸易问题
激光冲击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及微观强
硅纳米线电、磁和热性能研究及应用
用于药物输送的静电纺纳米管/聚乳酸
质子交换膜染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
铁催化的醇的选择性氧气氧化反应研
蒙脱石层间域微结构及其吸附有机物
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
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
汉语“在”字句与越南语“(?)”
汉字构形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
介导NO信号转导的人可溶性鸟苷酸环
亚波长金属光栅与等离子波导的光传
随机粗糙面散射的微扰法及有限元法
基于原子相干性的拉曼散射实验研究
新颖光学Stark减速与囚禁分子方案的
高重复频率超短脉冲放大及相位噪声
冷原子体系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非均质材料断裂位错机理多尺度研究
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一类椭圆偏微分方程解的凸性估计及
算术曲面上有效的Hilbert-Samuel不
“三旧”改造背景下的长乐市河港区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连接设计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厦门地区住宅建筑方
厦门港务局港区更新研究
城市历史公园与文化景观保护--厦门
太阳能技术与青岛居住外环境一体化
漳浦诒安堡聚落形态研究
泉州古城区风貌规划中的环境设施系
泉州古城历史街区适应性再生研究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
山地住区适地性研究--以闽南地区为
福州传统合院式民居空间形态及其当
基于TOD的城市发展策略初探--以厦门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shenyy20**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