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0 引言 | 第17-19页 |
1 “在”字句研究综述 | 第19-50页 |
· “在”的词性 | 第19-27页 |
· 动词“在” | 第27-31页 |
· 副词“在” | 第31-38页 |
· 介词“在” | 第38-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2 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和语料 | 第50-66页 |
· 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第50-56页 |
· 相关说明 | 第50-52页 |
· 研究对象 | 第52-55页 |
· 研究内容 | 第55-56页 |
· 理论方法 | 第56-65页 |
· 对比分析 | 第57-63页 |
· 语义指向分析法 | 第63-65页 |
· 语料 | 第65-66页 |
3 “±NP+在+X”句式的“在+X”结构 | 第66-130页 |
· “在+X”的表意功能 | 第69-87页 |
· “在+X”表示存在 | 第69-81页 |
· 表示处所 | 第69-74页 |
· 表示生存 | 第74-75页 |
· 表示范围 | 第75-76页 |
· 表示状态 | 第76页 |
· 表示量段 | 第76-78页 |
· 特殊情况 | 第78-81页 |
· 专指某个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 第81-87页 |
· 句法特点 | 第87-108页 |
· 与副词的搭配考察 | 第87-107页 |
· 统计前的相关工作 | 第90-91页 |
· 统计结果及说明 | 第91-107页 |
· “在”的提问和回答形式 | 第107-108页 |
· 与越南语对应句式的对比 | 第108-128页 |
· 表意功能的异同 | 第108-121页 |
· 共同特点 | 第109-113页 |
· 不同之处 | 第113-121页 |
· 句法特点的异同 | 第121-128页 |
· 共同特点 | 第121-125页 |
· 不同之处 | 第125-128页 |
· 小结 | 第128-130页 |
4 “PP±NP+VP”与“NP+PP+VP”句式的PP结构 | 第130-253页 |
· 表意功能 | 第130-190页 |
· 表示处所 | 第130-152页 |
· “PP+NP+VP”句式 | 第131-138页 |
· “NP+PP+VP”句式 | 第138-145页 |
· “NP+[在…方位词]+VP”句式 | 第145-152页 |
· 表示方位 | 第152-156页 |
· “在…下”结构表示实体方位 | 第153-155页 |
· “在…下”结构表示抽象方位 | 第155-156页 |
· 表示范围 | 第156-163页 |
· “在…范围内”结构 | 第156-157页 |
· “在…(之、中)间”结构 | 第157-158页 |
· “在…(而、之、以)外”结构 | 第158-159页 |
· “在…上”结构 | 第159-161页 |
· “在…中”结构 | 第161-163页 |
· “在+NL”结构 | 第163页 |
· 表示时间 | 第163-179页 |
· “在+时间词”结构 | 第163-167页 |
· “在…期间”、“在…的年纪”和“在…时期”结构 | 第167-168页 |
· “在…时(候)”与“在…同时”结构 | 第168-173页 |
· “在…方位词”结构 | 第173-178页 |
· “在+NL”结构 | 第178-179页 |
· 表示方面 | 第179-182页 |
· “在…方面”结构 | 第179-180页 |
· “在…上”结构 | 第180-182页 |
· 表示条件 | 第182-184页 |
· “在…上”结构 | 第182页 |
· “在…下”结构 | 第182-184页 |
· 表示环境 | 第184-185页 |
· 表示状态 | 第185-186页 |
· 表示境况 | 第186-188页 |
· 表示行为的主体 | 第188-190页 |
· PP的语义指向问题 | 第190-220页 |
· 句中只有一个动作参与者 | 第193-201页 |
· “在+NL+VP+NP"句式 | 第193-195页 |
· “在+NL+NP_(施/当事)+VP”句式 | 第195-196页 |
· “NP_施+在+NL+VP”句式 | 第196-198页 |
· “NP_(当事)+在+NL+VP”句式 | 第198-201页 |
· 句中存在两个动作参与者 | 第201-212页 |
· “NP_施+在+NL+VP+NP_受”句式 | 第201-204页 |
· “NP_施+在+NL+VP+NP_(对象)”句式 | 第204-207页 |
· “NP_施+在+NL+VP+NP_(结果)”句式 | 第207-209页 |
· “在+NL+NP_1+VP+NP_2”句式 | 第209-212页 |
· 从句法和语义维度解释“在+NL”的语义指向 | 第212-220页 |
· “在+NL”遵循句法邻接性原则 | 第213-214页 |
· 语义突显突破句法邻接性的制约因素 | 第214-220页 |
· “PP+NP+VP”与“NP+PP+VP”句式的异同 | 第220-234页 |
· 句法因素 | 第222-225页 |
· 语义因素 | 第225-227页 |
· 语用因素 | 第227-234页 |
· 突显的信息不同 | 第227-231页 |
· 语篇中的作用不同 | 第231-233页 |
· PP自身的特点不同 | 第233-234页 |
· 与越南语对应句式的对比 | 第234-251页 |
· “[在+NP1]±NP2+VP”与“[tai/o+NP1]±NP2+VP”句式 | 第235-244页 |
· “[在+NP1]+NP2+VP”与“[tai/o+NP1]+NP2+VP”句式 | 第235-240页 |
· “[在+NP1]+VP”与“[tai/o+NP1]+VP”句式 | 第240-244页 |
· “NP1+[在+NP2]+VP”与“NP1+[tai/o+NP2]+VP”句式 | 第244-249页 |
· “NP施在某处,NP施做某事” | 第245-247页 |
· NL和NP是邻属关系 | 第247-249页 |
· “NP+o+NL1+V+NL2”句式 | 第249-251页 |
· 小结 | 第251-253页 |
5 “±NP+V+在+NL”句式的“V+在+NL”结构 | 第253-304页 |
· “NP+V+在+NL”句式中V的考察 | 第253-265页 |
· V的音节数 | 第253-257页 |
· V为单音节动词 | 第253-256页 |
· V为双音节动词 | 第256-257页 |
· V的类 | 第257-265页 |
· “V+在+NL”结构的语义内容 | 第265-280页 |
· NP受动作的影响[+位移]至NL | 第268-272页 |
· V[+空间][-状态][+位移][-持续] | 第268-269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状态] | 第269-271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状态] | 第271-272页 |
· 动作状态呈现在NL | 第272-278页 |
· V[+空间][+状态][-位移][+持续] | 第272-273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状态] | 第273-274页 |
· V[+空间][+状态][-位移][+附着][+持续] | 第274-275页 |
· V[-空间][+持续] | 第275-276页 |
· V[+空间][+NP状态变化][-位移] | 第276-277页 |
· V为形容词性的状态动词[+空间][+状态][-位移][+持续] | 第277-278页 |
· NP是V产生的结果,NP[+附着]于NL | 第278-279页 |
· NL是NP出现或消失的处所 | 第279-280页 |
· 与越南语对应句式的对比 | 第280-303页 |
· 表示“NP受动作的影响[+位移]至NL” | 第282-289页 |
· V[+空间][-状态][+位移][-持续] | 第282-284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状态] | 第284-287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状态] | 第287-289页 |
· 表示“动作状态呈现在NL” | 第289-298页 |
· 相同现象 | 第289-295页 |
· 不同现象 | 第295-298页 |
· 表示“NP是V产生的结果,NP[+附着]于NL” | 第298-299页 |
· 表示“NL是NP出现或消失的处所” | 第299-300页 |
·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 | 第300-303页 |
· 小结 | 第303-304页 |
6 “NP+V(了)+O+在+NL”句式的“V(了)+O+在+NL”结构 | 第304-323页 |
6.1. “NP+V(了)+O+PP”句式成立的制约原则及其语义内容 | 第306-316页 |
· V的音节数 | 第306-310页 |
· V的语义 | 第310-315页 |
· V[+空间][+位移][-持续][+O停留] | 第310-311页 |
· V[+空间][+附着][+结果][+O停留] | 第311-312页 |
· V[+空间][-附着][+结果][+O停留] | 第312页 |
· V[+空间][+位移][+附着][+O停留] | 第312-313页 |
· V[V下][+空间][+停留][+O停留] | 第313-315页 |
· NP和O的关系 | 第315-316页 |
· 与越南语对应句式的对比 | 第316-321页 |
· 表示“致使O[+停留]于NL” | 第317-319页 |
· 表示动作发生或状态呈现的处所 | 第319-321页 |
· 小结 | 第321-323页 |
7 “在”的演变轨迹及其词类的确定与划分 | 第323-342页 |
· “在”的演变过程 | 第323-328页 |
· “在”的词类确定与划分 | 第328-339页 |
· 动词与介词的划分 | 第329-333页 |
· “±NP+V+在+NL”句式中“在”的类 | 第333-339页 |
· 小结 | 第339-342页 |
8 结语 | 第342-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345-358页 |
后记 | 第358-36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