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气冷叶片的传热与冷却机理 | 第13-27页 |
· 涡轮叶片的外部传热 | 第13-15页 |
· 气冷涡轮叶片的冷却技术 | 第15-17页 |
· 扰流冷却 | 第17-20页 |
· 冲击冷却 | 第20-23页 |
· 气膜冷却 | 第23-27页 |
· 气冷叶片的传热分析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 叶片外部传热的微分方程解法 | 第27-28页 |
· 管网流动传热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 计算流体力学与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 第29-30页 |
· 传统的气冷叶片传热设计方法 | 第30-34页 |
· 传热设计流程与设计原始数据 | 第30-32页 |
· 叶片冷却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 内流换热计算与详细热分析 | 第33-34页 |
· 本文的任务 | 第34-35页 |
第2章 气冷叶片传热设计方法 | 第35-48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气冷叶片传热设计的若干问题 | 第35-39页 |
· 气冷叶片冷却结构设计的难点 | 第35-37页 |
· 气冷叶片流动传热计算的难点 | 第37-39页 |
· 气冷叶片传热设计流程 | 第39-41页 |
· 气冷叶片传热设计平台及其数据传递 | 第41-43页 |
· 气冷叶片传热的初步设计 | 第43-47页 |
· 导叶片冷却结构初步设计 | 第43-45页 |
· 动叶片冷却结构初步设计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气冷叶片参数化设计方法 | 第48-67页 |
· 引言 | 第48-49页 |
· 叶形参数化方法 | 第49-55页 |
· NURB 曲线法 | 第49-52页 |
· 改进的Pritchard 造型法 | 第52-53页 |
· 叶片参数化设计的数据接口 | 第53-54页 |
· 叶形参数化与冷却结构设计的联系 | 第54-55页 |
· 气冷叶片冷气通道的单元设计法 | 第55-59页 |
· 单元设计法的建立思路 | 第55-56页 |
· 单元设计法程序组与设计流程 | 第56-59页 |
· 部分冷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 第59-66页 |
· 扰流冷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 第59-62页 |
· 冲击冷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 第62-63页 |
· 气膜冷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 | 第63-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4章 气冷叶片管网计算方法 | 第67-84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管网计算模型 | 第67-73页 |
· 管网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 管网计算模型的数据存储 | 第69-71页 |
· 管网计算模型的自动生成 | 第71-73页 |
· 管网计算的控制方程与计算式 | 第73-75页 |
· 管网计算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73-74页 |
· 管网计算的其他计算式 | 第74-75页 |
· 管网计算程序 | 第75-81页 |
· 压力平衡计算程序pressolve | 第75-77页 |
· 温度平衡计算程序tempsolve | 第77-78页 |
· 气膜修正计算程序filmsolve | 第78页 |
· 管网计算结果输出 | 第78-81页 |
· 管网与三维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对比 | 第81-83页 |
· 流阻对比 | 第81-82页 |
· 传热对比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气冷叶片三维气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第84-109页 |
· 引言 | 第84页 |
· 基于ANSYS CFX 的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第84-86页 |
· CFX 软件简介 | 第84-85页 |
· CFX 气热耦合数值计算流程 | 第85-86页 |
· 气冷叶片三维数值模拟的计算域 | 第86-92页 |
· 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的计算域选择与分区 | 第86-88页 |
· 气冷涡轮叶片计算域实例 | 第88-92页 |
· 气冷叶片计算域三维实体建模 | 第92-95页 |
· 参数化设计程序对UG NX 的数据输出 | 第92-94页 |
· UG NX 三维建模方法 | 第94-95页 |
· 应用ANSYS ICEM 的计算网格生成实例 | 第95-102页 |
· 分块结构化网格生成实例 | 第95-100页 |
· 非结构化网格生成实例 | 第100-102页 |
· CFX 气热耦合计算的注意事项 | 第102-104页 |
· 网格交界面的处理方法 | 第102-103页 |
· 并行计算的设定方法 | 第103页 |
· 迭代计算发散的避免方法 | 第103-104页 |
· 气冷叶片气热耦合计算实例 | 第104-108页 |
· 某导叶片的气热耦合计算 | 第104-106页 |
· 某动叶片的气热耦合计算 | 第106-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6章 气热耦合计算网格自动生成程序 | 第109-140页 |
· 引言 | 第109页 |
· CFX 网格文件的数据格式与网格输出程序 | 第109-113页 |
· CFX 求解器*.cfx5 网格文件的数据格式 | 第109-112页 |
· CFX 网格文件的输出程序cfx5export | 第112-113页 |
· 通用二维分块结构化网格程序H2D | 第113-117页 |
· 二维平面分块结构化网格的生成思路 | 第113-114页 |
· 二维网格分块拓扑数据生成程序H2D_tropology | 第114-115页 |
· 二维粗网格生成程序H2D_laplace | 第115-117页 |
· 二维网格整体加密程序H2D_griddense | 第117页 |
· 二维网格附面层加密程序H2D_layeradd | 第117页 |
· 气冷叶片三维分块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程序 | 第117-127页 |
· 轴流叶栅流道网格程序YPgrid | 第117-120页 |
· 叶身气膜孔气动计算网格程序addholegrid | 第120-122页 |
· 叶片内部光滑冷气通道流固网格程序rotor_grid | 第122-123页 |
· 带平行扰流肋冷气通道流固网格程序grid_rib | 第123-124页 |
· 带斜交扰流肋冷气通道流固网格程序grid_matrib | 第124-125页 |
· 冲击冷却流固网格程序grid_imp | 第125-127页 |
· 非结构化网格程序的初步开发 | 第127-131页 |
· 通用二维三角形网格生成程序uns_u1152d | 第127-128页 |
· 通用三维四面体网格生成程序uns_tetra | 第128-129页 |
· 四面体网格质量评价程序uns_tetra_quality | 第129-131页 |
· 分块结构化向六面体非结构化的网格转化程序block2uns | 第131页 |
· 网格自动生成的数值模拟算例 | 第131-137页 |
· 某两级涡轮考虑冷气掺混的气动计算 | 第131-133页 |
· 动叶片内部扰流冷却的气热耦合计算 | 第133-134页 |
· 矩形截面带平行扰流肋通道的气热耦合优化设计 | 第134-137页 |
· 气冷叶片计算网格自动生成程序的展望 | 第137-1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8-140页 |
结论 | 第140-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51-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个人简历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