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述 | 第11页 |
1.2.1 空气扰动AS修复进展 | 第11页 |
1.2.2 ERT地下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3 应用ERT研究污染地下水AS原位修复展望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污染地下水AS修复技术 | 第14-29页 |
2.1 地下水空气扰动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14-20页 |
2.1.1 饱和介质中的两相流 | 第14-18页 |
2.1.2 地下水空气扰动技术修复机理 | 第18-19页 |
2.1.3 地下水空气扰动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2.2 地下水空气扰动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2.2.1 理论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2.2.2 模型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2.2.3 地下水空气扰动修复技术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2.3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与原理 | 第24-26页 |
2.3.1 高密电法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3.2 视电阻率 | 第25页 |
2.3.3 高密电法的特点及资料处理 | 第25-26页 |
2.4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进展 | 第26-29页 |
2.4.1 室内研究应用进展 | 第26-28页 |
2.4.2 场地研究应用进展 | 第28页 |
2.4.3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第3章 土壤特性对电阻率监测的影响 | 第29-35页 |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9-30页 |
3.1.1 实验材料和装置 | 第29-30页 |
3.2 电阻率与电路连接、介质性质及含水率的关系 | 第30-31页 |
3.3 电阻率与孔隙液体性质的关系 | 第31-33页 |
3.4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 第33页 |
3.5 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4页 |
3.6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ERT的地下水AS实验研究 | 第35-63页 |
4.1 ERT法应用于监测AS过程的可行性研究 | 第35-38页 |
4.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5-37页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4.2 ERT法监测介质中AS影响区域研究 | 第38-49页 |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8-40页 |
4.2.2 实验材料物性参数测定 | 第40-41页 |
4.2.3 锥形假设建立ZOI计算公式 | 第41-43页 |
4.2.4 不同空气扰动压力下ERT监测AS影响区域 | 第43-47页 |
4.2.5 不同介质中ERT监测AS影响区域 | 第47-48页 |
4.2.6 间歇曝气条件下ERT监测AS影响区域 | 第48-49页 |
4.3 ERT法监测介质中气体饱和度分布研究 | 第49-55页 |
4.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9页 |
4.3.2 气体流量及压力研究 | 第49-51页 |
4.3.3 空气扰动压力对气体饱和度影响研究 | 第51-54页 |
4.3.4 不同空气扰动压力下ERT监测气体饱和度关系研究 | 第54-55页 |
4.3.5 不同介质中ERT监测气体饱和度关系研究 | 第55页 |
4.4 ERT法监测介质中气流分布研究 | 第55-60页 |
4.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55-56页 |
4.4.2 气流分布规律研究 | 第56-58页 |
4.4.3 不同空气扰动压力下ERT监测气流分布规律研究 | 第58-59页 |
4.4.4 不同介质中ERT监测气流分布规律研究 | 第59-60页 |
4.5 ERT法监测地下水AS适用条件研究 | 第60-62页 |
4.5.1 AS影响区域监测方法对比 | 第61页 |
4.5.2 AS影响区域内气体饱和度分布监测方法对比 | 第61页 |
4.5.3 AS影响区域内气流通道分布监测方法对比 | 第61-62页 |
4.6 地下水AS气体运动方式研究 | 第62-63页 |
第5章 地下水空气扰动技术理论模型研究 | 第63-78页 |
5.1 AS模型的建立 | 第63-71页 |
5.1.1 假设条件 | 第63页 |
5.1.2 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63-66页 |
5.1.3 水、气质量守恒方程 | 第66-68页 |
5.1.4 物理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68-70页 |
5.1.5 边界条件 | 第70-71页 |
5.2 模型模拟结果 | 第71-76页 |
5.2.1 不同空气扰动压力多孔介质中稳态模型 | 第71-74页 |
5.2.2 不同粒径多孔介质中稳态模型 | 第74页 |
5.2.3 多孔介质中模型参数变化 | 第74-75页 |
5.2.4 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5.3 模型模拟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