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与教学建议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 | 第11-13页 | 3.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局限 | 第13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价值 | 第13-15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主要创新及其价值 | 第13-15页 | 一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选文与编排系统比较 | 第15-30页 | (一)选文系统比较 | 第15-24页 | 1.数量分析 | 第15-17页 | 2.篇目变化 | 第17-20页 | 3.朝代及作者分析 | 第20-21页 | 4.题材、体裁的设计 | 第21-24页 | (二)编排系统比较 | 第24-26页 | 1.篇目分布 | 第24-26页 | 2.编排方式 | 第26页 | (三)选文与编排系统的特点 | 第26-30页 | 1.选文系统的特点 | 第26-29页 | (1)比例增加,课内篇目尤其增加 | 第26-27页 | (2)选文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 | 第27-28页 | (3)内容丰富,侧重报国爱民等题材 | 第28-29页 | 2.编排系统的特点 | 第29-30页 | (1)各阶段古诗词分布呈现梯度性 | 第29页 | (2)注重学习强度分配,讲究课内外衔接 | 第29-30页 | 二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助读与作业系统比较 | 第30-40页 | (一)助读系统比较 | 第30-35页 | 1.课文导读 | 第30-32页 | 2.注释 | 第32页 | 3.插图 | 第32-35页 | (二)作业系统比较 | 第35-37页 | 1.版块构成 | 第35-36页 | 2.课后练习题量 | 第36页 | 3.微观比较 | 第36-37页 | (三)助读与作业系统的特点 | 第37-40页 | 1.助读系统的特点 | 第37-38页 | (1)课文导读指导性强,便于自主学习 | 第37-38页 | (2)注释排版更加实用,插图更具艺术性 | 第38页 | 2.作业系统的特点 | 第38-40页 | (1)课后练习细化,注重积累与拓展 | 第38-39页 | (2)题目表述注重思维及学习方法引导 | 第39-40页 | 三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建议 | 第40-49页 | (一)创新教法,加强古诗词教学 | 第40-44页 | 1.配乐诵读,领悟音韵美 | 第40-41页 | 2.诗画结合,感悟意境美 | 第41-42页 | 3.舞台表演,再现情景 | 第42-44页 | (二)借助报国爱民题材古诗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第44-45页 | (三)贯通课内外古诗词,实现教学的连续性 | 第45-46页 | (四)利用助读系统,培养自学能力 | 第46-47页 | (五)进行拓展阅读,丰富诗词积累 | 第47-49页 | 1.拓展题材,把握特点 | 第47页 | 2.拓展情感,陶冶情操 | 第47-48页 | 3.拓展风格,开拓视野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