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的报刊研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为对象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14-15页 | (二) 历史分析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报刊发展的环境 | 第16-26页 | · 政治环境 | 第16-19页 | · 报纸要贯彻党性原则 | 第17页 | · 报刊坚持群众路线 | 第17-18页 | · 报刊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 第18-19页 | · 报刊坚持为抗战服务 | 第19页 | · 经济环境 | 第19-21页 | · 技术环境 | 第21-22页 | · 文化环境 | 第22-26页 | · 文化教育 | 第22-23页 | · 文化团体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的报刊 | 第26-50页 | · 党政军类报刊 | 第26-37页 | · 中共中央北方局直接创办的刊物 | 第27-32页 | · 根据地各级党委创办的主要报刊 | 第32-34页 |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牺盟会主办的抗日报刊 | 第34-37页 | · 文化类报刊 | 第37-44页 | · 《华北文艺》 | 第38-39页 | · 《华北文化》 | 第39-40页 | ·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刊与增刊 | 第40-44页 | · 独具特色的专刊 | 第44-47页 | · 《敌后方木刻》 | 第44-45页 | · 《青年与儿童》 | 第45-47页 | · 对敌宣传报刊 | 第47-50页 |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报刊的特点及影响 | 第50-76页 | ·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报刊的特点 | 第50-65页 | · 报刊数量多,生存时间短 | 第50-52页 | · 报刊的创办主体多元化 | 第52页 | · 报刊重视抗日宣传 | 第52-54页 | · 报刊体现出鲜明的战斗性 | 第54-55页 | · 报刊的编辑水平较高,内容通俗易懂 | 第55-59页 | · 报刊版面编排合理 | 第59-61页 | · 木刻版画的大量应用 | 第61-63页 | · 办报条件艰苦,印刷呈现多样化 | 第63-65页 | ·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报刊产生的影响 | 第65-76页 | · 在华北敌后抗日战场上发挥了向导作用 | 第65-66页 | ·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 第66-67页 | · 新闻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第67-70页 | · 促进了长治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70-72页 | · 促进了通俗文化的发展 | 第72-76页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报刊的局限性 | 第76-85页 | · 报刊的功能比较单一 | 第76-79页 | · 新闻事业发展无序 混乱 | 第79-83页 | · 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状况恶劣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