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特征与当代价值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
页 | Abstract | 第7-11
页 | 一、绪论 | 第11-19
页 | (一) 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4
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
页 | (三) 本选题的创新点 | 第17-18
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8-19
页 | 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 第19-32
页 | (一)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第19-21
页 | (二)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第21-26
页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第21-22
页 | 2、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第22-26
页 | (三)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26-29
页 | (四)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成果 | 第29-32
页 | 三、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征 | 第32-51
页 | (一) 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第32-34
页 | (二) 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第34-36
页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 第36-39
页 | (四) 坚持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相结合 | 第39-43
页 | (五) 坚持理论建构与批判相结合 | 第43-46
页 | (六) 坚持中国化与大众化、时代化相结合 | 第46-48
页 | (七) 坚持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相结合 | 第48-51
页 | 四、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价值 | 第51-58
页 | (一) 为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境界奠定了基础 | 第51-53
页 | (二) 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思想路线 | 第53
页 | (三)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第53-55
页 | (四)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树立了典范 | 第55-56
页 | (五) 为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 | 第56-58
页 | 结语 | 第58-60
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
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
页 | 致谢 | 第64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