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农作物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极不稳定 | 第13-14页 |
· 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页 |
· 论文框架设计 | 第15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2章 靖安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17-25页 |
· 靖安乡的基本情况 | 第17页 |
· 靖安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第17-20页 |
· 靖安乡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 第17-18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 | 第18-20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农户价值取向 | 第20-21页 |
· 满足生存需求与改善生存条件 | 第20页 |
· 促进收入稳定与收入增长 | 第20-21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价值取向 | 第21-22页 |
·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 第21页 |
· 以市场为导向 | 第21-22页 |
· 以科学决策、讲求实效为宗旨 | 第22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趋势 | 第22-25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内部比例变动趋势 | 第22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各种要素资源配置的变动趋势 | 第22-23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 第23-25页 |
第3章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 | 第25-37页 |
· 土地资源配置的调整 | 第25-27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土地资源数量的变化 | 第25-26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变化 | 第26页 |
· 靖安乡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水资源配置的调整 | 第27-28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水资源数量的变化 | 第27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变化 | 第27-28页 |
· 靖安乡水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28页 |
·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整 | 第28-31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变化 | 第29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情况的变化 | 第29-31页 |
· 靖安乡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31页 |
· 资金投入的调整 | 第31-34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农业生产资金投入数量的变化 | 第32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农业生产资金来源及投入渠道的变化 | 第32-34页 |
· 靖安乡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调整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34页 |
· 技术投入的调整 | 第34-37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农业生产技术投入程度的变化 | 第34-35页 |
· 近五年来靖安乡农业生产技术投入方向的变化 | 第35页 |
· 靖安乡农业生产技术投入的调整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4章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37-49页 |
· 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的变动 | 第37-40页 |
· 近五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变动情况 | 第37页 |
· 近五年来粮食单产变动情况 | 第37-38页 |
· 近五年来粮食总产变动情况 | 第38-40页 |
· 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变动的原因 | 第40-41页 |
· 粮食播种面积变动的原因 | 第40页 |
· 粮食单产变动的原因 | 第40页 |
· 粮食总产变动的原因 | 第40-41页 |
· 种粮农户及生产规模的变动 | 第41-42页 |
· 近五年来种粮农户数目的变动 | 第41页 |
· 近五年来种粮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变动 | 第41-42页 |
· 近五年来粮食作物生产规模的变动 | 第42页 |
· 粮食供给的变动 | 第42-46页 |
· 粮食产品结构的变动 | 第42页 |
· 粮食自给数量及自给率的变动 | 第42-45页 |
· 粮食商品量及商品率的变动 | 第45-46页 |
· 粮食供给变动形成的主要因素 | 第46-49页 |
· 粮食产品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46-47页 |
· 粮食自给数量及自给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47页 |
· 粮食商品量及商品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47-49页 |
第5章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离粮倾向的成因分析 | 第49-53页 |
· 政府层面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 第49页 |
· 政府价值取向的推动 | 第49页 |
· 政府对粮食安全重视不够 | 第49-50页 |
· 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50-51页 |
· 市场对经济作物的需求影响粮食供给 | 第50页 |
· 粮食流通不畅造成粮食生产规模减少 | 第50-51页 |
· 农民从众心理的作用 | 第51-53页 |
· 利益上的从众 | 第51页 |
· 政府导向上的从众 | 第51页 |
· 风险上的从众 | 第51-52页 |
· 技术上的从众 | 第52-53页 |
第6章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 第53-61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 第53-55页 |
· 粮食作物生产规模逐年减少 | 第53-54页 |
· 粮食生产投入不足 | 第54页 |
·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抗灾能力弱 | 第54页 |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且粮食质量普遍下降 | 第54页 |
· 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 | 第54-55页 |
· 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 第55-57页 |
· 粮食生产效益的制约,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 第55页 |
· 各种要素资源配置的一边倒 | 第55-56页 |
· 自然资源的限制 | 第56页 |
·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 第56页 |
· 自然灾害的影响 | 第56-57页 |
· 促进靖安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57-61页 |
·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 第57页 |
· 大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 | 第57页 |
· 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 第57-58页 |
· 全力推进节水灌溉等技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第58页 |
· 广泛筹措农业发展资金,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 第58页 |
·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 第58-59页 |
· 成立专业合作社或粮食行业协会,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