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声明 | 第1
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3-4
页 |
摘要 | 第4-5
页 |
Abstract | 第5-9
页 |
引言 | 第9-10
页 |
第一章 西南联大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办学方式的确定 | 第10-20
页 |
· 西南联大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1-14
页 |
· 西南联大的出现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因此她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这是西南联大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华民族传——重气节的集中表现 | 第12-13
页 |
· 在国难家仇的满腔义愤中,以求生存来保存希望。西南联大的出现凝聚了中国知识界立志培育人才,以图知识强国,科学救国的宏大抱负 | 第13-14
页 |
· 西南联大办学形式体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第14-20
页 |
· 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联合 | 第14-17
页 |
· 以和谐为基调的求同存异 | 第17-20
页 |
第二章 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分析 | 第20-35
页 |
· 西南联大人才培养之成就 | 第20-25
页 |
· 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留存教育的火种 | 第25-27
页 |
· 社会需要的大人才观 | 第27-35
页 |
· 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人才培养奠基 | 第28-30
页 |
· 以社会教育为原则的大人才观 | 第30-35
页 |
第三章 剖析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 第35-42
页 |
· 以人为本的“大师”观 | 第35-38
页 |
· “通才论” | 第38-42
页 |
第四章 承上启下的中国地质大学 | 第42-48
页 |
· 教育资源丰厚,办学思想明确、宽容、务实 | 第42-44
页 |
· 实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 第44-48
页 |
· 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 第45
页 |
· 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 第45-48
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8-50
页 |
·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继承求创新 | 第48
页 |
· 将社会教育引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关键 | 第48-49
页 |
· 注重教育的本质,抵制学术浮夸,切实做到求真务实 | 第49
页 |
· 净化教育环境,提倡百家争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造真正利于学术繁荣的教育氛围 | 第49-50
页 |
致谢 | 第50-51
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