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儒家道德思想概述 | 第13-28页 |
一、儒家道德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一)先秦时期 | 第13-14页 |
(二)两汉时期 | 第14-15页 |
(三)隋唐时期 | 第15-16页 |
(四)宋明清时期 | 第16-17页 |
二、儒家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7-23页 |
(一)仁者爱人、天下为公 | 第18-19页 |
(二)尙中贵和、忠恕之道 | 第19页 |
(三)勤劳俭朴、诚实守信 | 第19-20页 |
(四)明智辨恶、以义制利 | 第20-21页 |
(五)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第21-22页 |
(六)礼貌待人、孝悌之道 | 第22-23页 |
三、儒家道德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 第23-28页 |
(一)儒家的仁爱及天下为公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 第23-24页 |
(二)儒家的忠恕之道,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领悟人际交往的精髓 | 第24页 |
(三)儒家的诚实守信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 第24-25页 |
(四)儒家的礼貌待人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形象 | 第25-26页 |
(五)儒家的孝悌之道,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家庭美德 | 第26页 |
(六)儒家的自强不息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 | 第26-27页 |
(七)儒家的以义制利思想,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义利观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够 | 第28页 |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 | 第28-29页 |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较少且重复性强 | 第29-30页 |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30-32页 |
(一)市场经济的不利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负面效应 | 第30页 |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 第30-31页 |
(三)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儒家道德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贯注途径 | 第32-40页 |
一、对儒家道德思想进行理论重构 | 第32-35页 |
(一)儒家道德思想理论重构的原则 | 第32-33页 |
(二)儒家道德思想理论重构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二、儒家道德思想贯注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 | 第35-40页 |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 第35-36页 |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 第36-38页 |
(三)营造弘扬儒家道德思想的社会大环境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