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
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6
页 |
2.1 电子转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
页 |
2.2 氨基酸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
页 |
References | 第15-16
页 |
第三章 电子转移反应的基本理论 | 第16-25
页 |
3.1 电子转移理论的稳态描述 | 第16-20
页 |
3.2 经典描述 | 第20-21
页 |
3.3 量子力学描述 | 第21-22
页 |
3.4 半经典描述 | 第22
页 |
3.5 交叉反应 | 第22-25
页 |
第四章 常用模型及电子转移速率因子 | 第25-50
页 |
4.1 活化模型 | 第25-33
页 |
4.1.1 自交换反应模型 | 第25-29
页 |
4.1.2 杂交换反应模型 | 第29-33
页 |
4.2 重组织模型 | 第33-40
页 |
4.2.1 自交换重组织模型 | 第33-36
页 |
4.2.2 重组能与活化能的近似相关法 | 第36-37
页 |
4.2.3 杂交换重组织模型 | 第37-40
页 |
4.3 计算弱耦合体系电子转移速率的理论框架 | 第40-44
页 |
4.4 计算所用基组及方法简介 | 第44-49
页 |
4.4.1 目前常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分析 | 第44-47
页 |
4.4.1.1 ab initio HF SCF方法 | 第44-45
页 |
4.4.1.2 MP方法 | 第45-46
页 |
4.4.1.3 密度泛函(DFT)方法 | 第46-47
页 |
4.4.1.4 三种方法比较 | 第47
页 |
4.4.2 基组含义及选择从头算函数的原则 | 第47-49
页 |
4.4.2.1 选择从头算基组函数的原则 | 第47-48
页 |
4.4.2.2 Gaussian94程序的内存基组及含义 | 第48-49
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
页 |
第五章 气体甘氨酸分子与三单价阳离子H~+、Li~+和Na~+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50-63
页 |
5.1 计算细节 | 第51-52
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
页 |
5.2.1 H~+、Li~+和Na~+离子间的优先成键顺序 | 第52-54
页 |
5.2.2 甘氨酸的不同活性位间的成键顺序差异 | 第54
页 |
5.2.3 络合物的构型差异 | 第54-56
页 |
5.2.4 构型稳定性差异的理论解释 | 第56-57
页 |
5.3 结论 | 第57-62
页 |
References | 第62-63
页 |
第六章 在富含H~+、Li~+和Na~+环境中生成的甘氨酸的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63-77
页 |
6.1 前言 | 第63-64
页 |
6.2 计算细节 | 第64
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
页 |
6.3.1 几何特征 | 第65-66
页 |
6.3.2 体系的总能分析 | 第66-67
页 |
6.3.3 相对成键能分析 | 第67-68
页 |
6.3.4 频率及红外强度 | 第68
页 |
6.4 结论 | 第68-75
页 |
References | 第75-77
页 |
第七章 Gly+Fe~+体系的结构及其活化耦合参数 | 第77-98
页 |
7.1 引言 | 第77-79
页 |
7.2 理论方案 | 第79-83
页 |
7.2.1 活化模型 | 第79-81
页 |
7.2.2 电子因子 | 第81-83
页 |
7.2.2.1 耦合矩阵元 | 第81-82
页 |
7.2.2.2 势能面斜率 | 第82-83
页 |
7.3 计算细节 | 第83-84
页 |
7.4 结果与讨论 | 第84-90
页 |
7.4.1 耦合矩阵元与PES斜率 | 第84-85
页 |
7.4.2 活化能 | 第85-86
页 |
7.4.3 各结构成键分析 | 第86-90
页 |
7.5 结论 | 第90-96
页 |
References | 第96-98
页 |
第八章 气体状态下的甘氨酸分子与M~+(M=Fe或Na)的电子异交换反应性 | 第98-105
页 |
8.1 计算框架 | 第99-100
页 |
8.1.1 活化及重组模型 | 第99
页 |
8.1.2 计算细节 | 第99-100
页 |
8.2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4
页 |
8.2.1 Gly+Fe~+体系的重组能、活化能及耦合矩阵元 | 第101-102
页 |
8.2.2 电子转移速率及反应热 | 第102-104
页 |
References | 第104-105
页 |
第九章 氮的三原子化合物的从头算计算及密度泛函研究 | 第105-114
页 |
9.1 引言 | 第105-106
页 |
9.2 计算方法 | 第106
页 |
9.3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09
页 |
9.3.1 优化的几何构型 | 第106-107
页 |
9.3.2 振动频率分析 | 第107-108
页 |
9.3.3 构型的稳定性 | 第108-109
页 |
9.4 结论 | 第109-113
页 |
References | 第113-114
页 |
第十章 黄金规则用于N_3~-+N_3体系电子转移速率的研究 | 第114-124
页 |
10.1 理论简述 | 第115-117
页 |
10.1.1 热电子自交换过程 | 第115-116
页 |
10.1.2 活化能 | 第116-117
页 |
10.1.3 电子耦合矩阵元 | 第117
页 |
10.2 计算细节 | 第117-119
页 |
10.3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21
页 |
10.4 结论 | 第121-123
页 |
References | 第123-124
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题目 | 第124-125
页 |
致谢 | 第12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