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
页 |
英文摘要 | 第4-6
页 |
目录 | 第6-9
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
页 |
· 三唑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及应用 | 第9-11
页 |
· 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作用机制 | 第11-12
页 |
· 戊唑醇的研究概况及应用 | 第12-14
页 |
· 戊唑醇的杀菌作用机制 | 第13
页 |
· 戊唑醇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第13-14
页 |
· 三唑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14-15
页 |
· 在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 | 第15
页 |
· 在杀菌方面的研究 | 第15
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7
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
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
页 |
第二章 戊唑醇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 第17-36
页 |
· 实验部分 | 第17-18
页 |
· 试剂 | 第17-18
页 |
· 仪器 | 第18
页 |
· C_(16)H_(22)N_3OCl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23
页 |
· C_(16)H_(22)N_3OCl的制备 | 第18-19
页 |
· C_(16)H_(22)N_3OCl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19
页 |
· C_(16)H_(22)N_3OCl的晶体结构 | 第19-23
页 |
· [Ag_2(C_(16)H_(22)N_3OCl)_4](NO_3)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27
页 |
· [Ag_2(C_(16)H_(22)N_3OCl)_4](NO_3)_2的制备 | 第23
页 |
· [Ag_2(C_(16)H_(22)N_3OCl)_4](NO_3)_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
页 |
· [Ag_2(C_(16)H_(22)N_3OCl)_4](NO_3)_2的晶体结构 | 第23-27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32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的制备 | 第27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的晶体结构 | 第27-31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2)的ESR谱 | 第31-32
页 |
· [Cu(C_(16)H_(22)N_3OCl)_2(CH_3COO)_2]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5
页 |
· [Cu(C_(16)H_(22)N_3OCl)_2(CH_3COO)_2]的制备 | 第32
页 |
· [Cu(C_(16)H_(22)N_3OCl)_2(CH_3COO)_2]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
页 |
· [Cu(C_(16)H_(22)N_3OCl)_2(CH_3COO)_2]的晶体结构 | 第32-35
页 |
· 小结 | 第35-36
页 |
第三章 戊唑醇的量子化学研究 | 第36-47
页 |
· 前言 | 第36
页 |
· 戊唑醇分子的计算 | 第36-42
页 |
· 计算方法 | 第36-37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
页 |
· 戊唑醇与水二聚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42-46
页 |
· 计算方法 | 第42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
页 |
· 小结 | 第46-47
页 |
第四章 戊唑醇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比热容和热分解行为研究 | 第47-58
页 |
· 化合物比热容的测定 | 第47-50
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7
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8
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
页 |
· 化合物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第50-51
页 |
· 化合物的热分解行为研究 | 第51-56
页 |
· 热分析的测试条件 | 第54
页 |
· C_(16)H_(22)N_3OCl的热分解行为 | 第54-55
页 |
· [Cu(C_(16)H_(22)N_3OCl)_4Cl_2](DMF)_2的热分解行为 | 第55
页 |
· [Cu(C_(16)H_(22)N_3OCl)_2(CH_3COO)_2]的热分解行为 | 第55-56
页 |
· 小结 | 第56-58
页 |
第五章 戊唑醇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 | 第58-67
页 |
· 化合物对两种霉菌的杀菌活性 | 第58-64
页 |
· 供试菌种 | 第58-59
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1
页 |
· 实验结果 | 第61-64
页 |
· 化合物对小麦生长调节的测试 | 第64-66
页 |
·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64-65
页 |
· 实验结果 | 第65-66
页 |
· 小结 | 第66-67
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8
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
页 |
附图1 | 第74-75
页 |
附图2 | 第75-76
页 |
附图3 | 第76-77
页 |
附图4 | 第77-78
页 |
致谢 | 第78
页 |